岁序更新,华章再启
新年到来之际
大型文化系列节目《古韵新声》春节节目
1月21日(除夕)中午12:35档
锁定央视综合频道CCTV-1
央视频同步播出
邀您共赴一场新春文化盛宴
70余件珍贵文物
带我们跨越时间长河
见证藏在历史细节中的人间烟火
体悟流转千年的诗与远方
一起探寻文物里的春节
感受春节文化之美!
祈福纳吉喜盼新春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副联语记录在《宋史》中
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春联
中国人过年讲究喜庆热闹、吉祥如意
许多传统节俗包含着祈福纳吉的愿望
古人对幸福美好的期盼也体现在文物中
清“大吉”掐丝珐琅葫芦瓶
集万千吉祥与福气于一身
瓶身不仅写着“大吉”
葫芦也是“吉”字形状
凸显出“福禄”的美好寓意
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
被誉为“中华瓷王”
浓缩了半部中国瓷器史
瓶身包含着多种吉祥寓意的图案
堪称“新春吉祥话大词典”
渗透着古人的诚挚祈盼
写“福”字、贴对联、剪窗花
这些吉事祥物承载着人们的美好愿望
清郭修文书“福”“寿”字碑
自然生动,流畅圆润
象征着福寿双全、福气不断
距今1400多年的北朝剪纸
团花纹造型寓意团圆美满
龙、凤是中国古老的祥瑞图腾
在西汉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中
游龙挺胸翘尾,凤鸟回头凝望
完美诠释了龙凤呈祥和谐圆满
清金廷标《岁朝图》和宋人百子嬉春图页
展示了古代孩童过年嬉笑玩闹的场景
红火热闹是岁朝必不可少的和乐景象
百子闹春也寓意多子多福、儿孙安康
辞旧迎新祝福美好
春节是辞旧迎新的民俗大节
总会让人们充满憧憬与希望
唐彩绘陶十二生肖兔俑
生动有趣、活力满满
为中国百姓开启癸卯兔年新篇章
农历岁首,正月初一
由古人对斗转星移的好奇与观测而确立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
“天文”一词最早见于《易经》
宋天文图碑刻
千年前基于实际观测结果而绘制
是世界最古老的石刻天文图
彰显了中国人对探索星空的恒久热情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耕从立春开始
民间有“鞭春牛”“打春”的节俗
祈盼风调雨顺、人寿年丰
传为唐人所作的《京畿瑞雪图》纨扇面
和清《九九消寒图》
用“瑞雪兆丰年”“数九”“画九”
在漫长冬日遥想消寒迎春
过年祭灶蕴含着中华民族对火的崇拜
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陶灶
商妇好青铜三联甗
见证了华夏先民对灶的运用与创新
过年离不开充满年味儿的仪式感
压岁钱,古称“压胜钱”“花钱”
辽千秋万岁钱和清吉语压胜钱
铸有寓意吉祥的吉语或图案
传递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殷切期盼
喜迎新春也可以清新雅致
清乾隆御笔《岁朝图》
画面有清雅有趣、可供赏玩的物品
也隐藏吉祥的“谐音梗”
将文化意蕴融入生活情调
元王冕《墨梅图》
梅花枝条流畅洒脱、轻盈舒展
反衬出画家的风骨
阖家团聚期盼圆满
回家过年是中国人最有仪式感的团圆
共聚共享一桌团圆饭的节俗自古有之
古籍《清嘉录》记载
“除夜,家庭举宴,长幼咸集,
多作吉利语,名年夜饭,俗呼合家欢。”
东汉击鼓说唱俑
“汉代第一俑”大名鼎鼎
开怀击鼓的模样,送来了新春的欢庆热闹
《唐人宫乐图》
十二位女子欢聚宴饮
展示了古人欢聚的宴饮奏乐、其乐融融
战国铜餐具
宛如便携式出行餐具套装
是我国目前所知最全的一套先秦餐具
“无酒不成席”
阖家欢聚离不开美食美酒相伴
秋收的粮食酿为春酒
庆贺新年到来,祈求健康长寿
唐长沙窑青釉褐彩“春水春池满”诗文壶
记录下唐代饮春酒的节俗
睡虎地秦墓黑夫“家信”木牍
是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家信实物
流露着戍边战士无法返乡的思念
成为刻印在华夏子孙血脉里的集体记忆
山河同庆家国梦圆
春节不仅体现了中国人对团圆美满的期待
更蕴含着中国人对家国情怀的理解与认同
清乾隆霁青釉金彩海晏河清尊
肩头的两只海燕谐音“海晏”
瓶身蓝宝石般的霁青色寓意“河清”
这件盛世国尊象征“海晏河清”
诠释着人们共同的真挚心愿
东汉二十四字吉言砖
包含的吉祥话是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南宋刘松年《四景山水图》卷
明仇英《桃花源图》卷
从古至今,一脉相承
用画笔描绘出山河四季的完美生活图景
祈愿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西周何尊铭文中的“宅兹中国”
是“中国”一词最早的铭文记载
汉鎏金“中国大宁”瑞兽博局纹铜镜
其外铸铭文包含“中国大宁,子孙益昌”
寄托了国家安宁、子孙昌盛的美好祝愿
70余件文物
带你沉浸式体验古人祥和喜乐的春节节俗
文物话春节,古韵迎新年!
1月21日(除夕)中午12:35档
锁定央视综合频道CCTV-1
央视频同步播出
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