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欧式轻客代表作曾经风靡全国的南京依维柯TurboDaily40-10

秋昊看汽车 2023-06-10 06:13:09

上周末,南京依维柯举行了全新得意的全国上市仪式。在会场外,数辆依维柯得意一直排开,从老到新述说着这一经典欧系轻客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而作为老车控,现场最吸引我的,当属这辆蓝色的TurboDaily 40-10,它不仅是曾经的一代经典,而且这辆车还是一辆极具纪念意义的车辆。恰逢今天周四,那就拿它来当TBT周四回忆日的主角吧。

上世纪80年代,为了扭转我国汽车工业缺重少轻的局面,加快南京汽车制造厂“七五”期间轻型车换型的步伐,经国务院批准,南京汽车制造厂以技贸结合的方式,引进依维柯公司的S系列轻型汽车的设计和制造技术。1985年3月,中国与意大利政府签署了一项旨在加强两国经济技术合作的全面贸易,由南汽和依维柯合作生产S系列轻型汽车是其中最大的一项。

1986年9月,中国和意大利经济技术合作计划中最大项目——依维柯汽车项目在北京签字。经过充分的消化和吸收,1991年8月18日,第一辆南京依维柯驶下总装线,国产化率为40%。

现场还有一辆白色的短轴30-10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这款南京依维柯TurboDaily有印象,侧面车门后有二排窗的为短轴版,后桥为单胎,称作30-10,而最常见的三排窗后桥并装双胎,则为40-10。按照依维柯的型号命名规则,前面的数字代表整车最大总重,其中40代表4吨,而后面数字则为发动机功率(四舍五入)10代表100马力(实则103马力)。当然,到后来车辆改进升级后,还有超长轴的49-12,侧面玻璃为四排。

空滤管外置于右侧A柱,这也是早期依维柯TurboDaily的一大特色。后期则直接改为隐藏式了。

相较于当时国内流行的日式平头轻型车,依维柯将欧式短头带到中国可谓开启了一个先河。相较于平头车,短头驾驶室避免了将驾驶室直接安置在车轮上方,有效减少行驶中的振动和颠簸。除此之外,风阻也较平头轻型车要更小,最主要的是,由于有了前端突出,在发生碰撞时,短头能够吸收一部分撞击力,这也是欧洲轻卡偏爱短头设计的重要原因。

这辆蓝色的TurboDaily 40-10,发动机采用著名的索菲姆8140.27型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当时在国内索菲姆有两款机型,除了涡轮版之外,还有一款自然吸气的发动机,称作8140.07,而它的输出功率明显要比8140.27要小,因此在车辆侧面,标注马力的型号直接从10变为了8,例如30-8。

排量为2.5升的索菲姆8140.27直列四缸柴油机,最大输出功率103马力,最大扭矩235牛米。这在当年算是妥妥的大马力轻型车了,也正是如此,许多地区的高速快客都选用TurboDaily 40-10来作为主要运力。如今在许多上世纪90年代的电视剧里,总能发现TurboDaily的影子。

在车辆制动系统方面,依维柯TurboDaily前桥采用盘式制动,后桥为鼓式制动。后制动器装有刹车间隙自动调节装置,采用双管路真空助力液压系统。后桥装有感载比例阀,根据后桥载荷变化控制制动的油压。

带大梁一直是南京依维柯宣传的一个卖点,由于采用非承载式车身,其载货能力毋庸置疑。而当我蹲在车下看这辆TurboDaily的底盘时,红色的大梁似乎在说明它的不同之处。毕竟,当年原装的依维柯,红色的大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

车尾造型规规矩矩,也没啥好说了。当年的依维柯TurboDaily都是横尾灯,现在则都是把尾灯竖置装尾门边了。

由于车门紧锁,也无法进车内拍个内饰了,不过透过玻璃,仍然能看到当年再也熟悉不过的仪表台。A字型的方向盘,方方正正的仪表盘,都是能够瞬间把人拉回那个年代的产物。注意,这车的驾驶室座椅,是伊思灵的。

如今,这款TurboDaily已经在街上很难能见到它的影子,而基于它技术的后续车型仍在源源不断的下线并服务于国内用户。

有朋友拍过带原厂蓝色条纹拉花的这一款南京依维柯TurboDaily吗?我翻遍了所有相册,似乎都没找到。求图中……

0 阅读:63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