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学珍稀文献汇编心意形意拳卷一崔虎刚六合武学

忆南评文化 2024-10-16 17:34:50

来自时代巨变下的历史责任与使命感,民间武林各门各派老师们给与大力支持,使姬际可晚年重要遗篇首次公开,开启了《传统武学珍稀文献汇编》分享、保存、探讨、研究之路;使心意形意、太极、通背通臂、太祖、螳螂、八翻、少林以及其他门派拳法拳谱珍稀文献得以分享。

这些珍稀文献,将为弘扬传统武学文化发挥巨大作用;这些宝贵文献的汇集公开,将使优秀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并发扬光大。

《传统武学珍稀文献汇编》卷一(《姬氏武学(心意形意)》卷一),包含:

1、民国抄本山西太谷形意传人代表车毅斋《倚山武论指迷序谱》传本;

2、天津李存义《六合心意拳谱说法》传本

3、天津杨润田先生藏(缺笔避玄眉批注)《六合拳法》本。

三个姬氏武学传人传藏的抄本。

卷一的公开分享,至少为学界带来如下作用:

一、这些历史文献,互相佐证,证明其历史真实性。

二、本卷三个抄本拳谱,包含姬际可先生所留毕生武学心得遗篇之一,即姬公对其毕生约八百弟子得出的实验数据结论,直指武学学习方法核心,是所见武林拳谱中从未有过、可操作、系统有效的科学方法,堪称武学,乃至任何技术艺术学习方法的《姬氏定律》!珍贵无比。

三、《姬氏定律》这一结论,绝不是轻而易举得出的。正如陈氏太极拳传人、著名画家李旭东先生在武学抄本收藏群所举:“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在一次骑马外出郊游时,偶然发现了晋代大书法家索靖手迹的碑刻,便立刻下马来看了一会儿。看完了觉得索靖的字很平常,没什么惊人之处。他牵着马刚离开石碑不远,又不放心地回来看了一遍,这一次他觉得字还写的不错,有自己的风格,算得上是一位书法家。等到他骑着马走了好一段路的时候,觉得石碑上的字似乎还没看够,于是他策马扬鞭又赶回来,仔细地欣赏起石碑上的字来。这一次他越看越痴迷,深深地被索靖的书法所折服,在石碑前一坐就是三天三夜,依然还不肯离去。” 那样饶有兴趣,渐入佳境,爱不释手。笔者也是如此,经过长期品味,才看到姬公《倚山武论指迷序谱》了不起之处。初看,是姬祖的东西,那肯定是宝贝;再看,以现在人的见识,认为没什么了不起;经过长期认真仔细读,才觉姬公的总结了不起!真正了不起!三百多年前,姬公已经将古人、今人及后人,在技术、艺术成才途径的方面总结的淋漓尽致。堪称《姬氏定律》与学界企业界“木桶理论”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相反,《姬氏定律》指明,个人对某项技术与艺术的掌握,需要在某方面有深度的磨练,如打井钻头到了一定的深度才会有收获一样,才能带动观察、体会、掌握相关事物的更多深度和细节,才能触类旁通,才能在竞争环境中取胜!读者万勿轻视!

四、为研究姬氏武学早期真实的历史提供文献依据。

五、展示清末民初姬氏武学传人,重视收集保存抄本拳谱文献的真情实感。

六、显示出太谷车毅斋先生,天津李存义先生等在拳谱文献收集保护传播的贡献。

七、可对比研究三种抄本拳谱的异同,探究其不同来源的情况。

八、为研究姬氏武学各传系拳谱,如蒲州《倚山武论》传谱、河南心意拳老谱、山西六合拳谱等各拳谱关系提供文献依据。

九、带来新的研究课题。例如:为何河南马公心意传人传谱,山西戴氏心意传人没有,而唯独李洛能形意拳传系传人会有姬公这一宝贵文献?姬氏二十多个成局弟子的下落及其在清代武林的影响等等。

十、将为引出更多民间所藏珍贵拳谱文献及其信息,提供帮助等等。

本卷以各抄本拳谱文献原貌开始,后接简体对照,匆忙中简体对照部分如有错误,以原谱为准。

本卷最后,附录了姬际可(姬龙凤)先生发小、上官先生为姬公所作序文,并附录笔者的译文,方便同好与《倚山武论指迷序》对照参考、研究、探讨。

《传统武学珍稀文献汇编》后续其他各卷,内容也都是丰富多彩,也将会令人大开眼界。如姬氏武学少林传系传谱中,即明确记载“姬氏门庭” 以及记载与永济尊村《姬氏族谱》姬龙峰对应的“龙峰”等。这些文献证明,姬氏武学在清代至少有三支传系,传到河南少林寺;

《传统武学珍稀文献汇编》每一卷的公开分享,都会解决部分相关历史重大课题难题,并可能引出新的历史课题。期望《传统武学珍稀文献汇编》能切实促进中华传统武学的发扬光大!

目 录

主编者简介

导读

民国抄本《倚山武论指迷序谱》

凡例

抄本原谱

简体对照

民国抄本《六合心意拳谱说法》

凡例

抄本原谱

简体对照

缺笔避玄眉批注本《六合拳法》

凡例

抄本原谱

简体对照

附录

康熙三十八年上官理存天先生为姬龙凤所作《倚山武畧集》

咸丰元年《倚山武论》图片

咸丰元年《鄂王武论》中上官理存天《倚山武畧集》图片

清王质《拳论》图片

上官理存天《倚山武畧集》原文及译文说明

上官理存天《倚山武畧集》原文

上官理存天《倚山武畧集》译文

每一卷、每一部都珍贵精彩!

多支持,多抢救,多分享,多保护,多研究,多受益!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