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孩子提问说:家里来客人,说想看我表演节目,说节目表演得好,红包会更大。
我跟客人不熟也并不想表演,但是我家里人强烈要求我表演,不然就是不给面子不听话。
我很苦恼,我学这个并不是为了被耍猴。
嘟嘟:
隔着屏幕我都尴尬到脚趾抠地。
有的家长觉得花了钱,风里来雨里去的,带着孩子学点才艺,可不就是要在这个时候秀一把。
毕竟班里一大半的孩子都学才艺,哪怕是班里的联欢会,也不能人人都上去表演节目,还得找那个弹得最好跳得最好的唱得最好的才能展示。
自己孩子参加过比赛,那都是第1轮就被淘汰,连个安慰奖都拿不来的绿叶。那这不钱不都白花了吗?不行必须得让孩子有个表演的机会。
这个心态我亲身体会过。
有一次走亲戚,亲戚炫耀自己家孩子钢琴考多少级了,强行要求孩子弹一曲,我很尴尬,孩子也很尴尬,一个曲子弹得支离破碎。
亲戚不满意,说这个没练好,你把那个考级的练了很久的弹出来听听,结果又是个支离破碎,也不知道咋考过去的。
全场都很尴尬,亲戚开始对孩子怒目相向,说你怎么弹的?今天不要看电视了,什么时候练好什么时候睡觉,真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我们作为客人的只好打圆场,说孩子弹得不错了,有天赋。
强行尬夸。
这些爱炫耀的家长核心炫耀要点在于:我的基因多牛逼,看我的教育多牛逼,看我们家的教育资源多牛逼。
所以,未必是客人不礼貌,而是客人为了给主人一个炫耀的舞台。
毕竟很可能主人的孩子,连班级联欢会的唯一一台钢琴都抢不到。
客人不搭台子,主人没地儿炫耀自己的孩子,会无处发泄,这只是油腻的成人之间互相拍马屁的一个机会罢了。
我们就算是把他往坏了想,他是纯粹的找茬,想让主人下不来台,那他也得找准了这个点才能够施展吧。
主人家没事不炫耀自己的孩子会什么什么才艺,外人怎么知道孩子会什么?外人怎么能够借着让孩子展示才艺的机会来为难主人家呢。
所以最终破案点在于:这孩子家长平时就挺得瑟的,所以客人才知道孩子有什么什么才艺。
往好了想是想给主人一个展示自己教育成果的机会,往邪恶想,知道主人吹牛逼,所以想要他下不来台。
这件事情,无辜的孩子是没有发言权的,因为他的爹妈平时太能得瑟了,太会显摆了。
不过有的家长也挺自取其辱的。
孩子不行却硬生生的往死里吹,最终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的时候翻车了,多丢人呢。
不管是孩子不配合导致的翻车还是孩子确实只是个半桶水而翻车。
这种打脸行径真的让人尴尬到脚趾抠地。
一旦一个兴趣爱好有了一定的评判标准,水平如何真的一目了然。
水平不行的话,到最后就只能比父母投入力度了。
因为就算是孩子天生愚笨,学不出来,但是父母说一句:【孩子天赋一般,但是他喜欢,老子就能给他整最好的资源往上砸】,其实听着也挺排场的。
其实我觉得没有人会真正的发自内心的期待别人的孩子如何如何。
家长牛皮吹得太大,反而会招恨。
变成了别人假装关注孩子,实际上只是为了拍马屁敷衍或者看笑话。
有些家长活了这把年纪了,还没有活明白这个真的是挺可怜的。
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并不是同一种生物。
所以保护孩子从自己做起。
有啥乐子偷着乐了就行了,有些进步自己看着高兴就行了,别人其实没什么太大兴趣分享你的这种快乐,别人的礼貌点赞礼貌问候,自己谦虚回应一下就行了,不要太上头。
而作为一个知分寸的外人,也要明白:
同样一个问候,如果是对于有炫耀资本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借题发挥的好话题。
如果是对于没炫耀资本的人来说,这就是找事儿来了。
所以和别人聊到孩子的问题的时候,聊一聊痛并快乐着的育儿过程,聊一聊对方育儿的感悟和收获,拍两下马屁,就差不多了,不要太蹬鼻子上脸,主动要求对方展示他吹过的牛逼。
毕竟咱真不知道对方是不是在吹牛逼。万一孩子不配合or水平货不对板,都是马屁拍到马腿上。
我本来以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甚至七十年代的人,因为家里孩子多,自己得不到全部的关注,所以一旦家里有了孩子以后,就想在孩子身上把自己的童年重新过一遍,恨不得把所有的爱和所有的压力都给孩子。
他们在育儿上面,这种神经绷得非常紧的斗鸡的态度来自于自己的心理创伤。
结果当我发现独生子女家长也不能免俗的时候,可能炫耀和攀比这件事情是刻在这个民族的基因里的吧。
毕竟大家一直在竞争,一直在淘汰别人,才能爬到现在的位置,所以不自觉的把这种竞争性,也转移到了孩子身上。
有点可悲。
我们还是从自己做起吧,管好自己,不做讨人厌的客人,也不做
把孩子当作炫耀工具的家长。
毕竟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
我妈至今还经常帮她朋友白嫖我的咨询。而且在我数次无动于衷的情况下,愈挫愈勇。
她以为我永远和三岁一样听话,怕她不喜欢我而硬着头皮按照她的意思表演,以此来讨好她。
还是写作这个技能好啊。起码我妈可以拿我发表文章的杂志报纸嘚瑟去。
除了强行让我教别人写作文之外,当面耍猴的事少多了。
有的人可能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以上文字来自一个已经长大了的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