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员是上将,政委却是大将,杨得志回忆罗瑞卿:他是我老上级

漫步史书 2023-12-18 09:39:26

1947年5月31日,在华北的朱老总、刘少奇致电中央,建议重建晋察冀野战军指挥机构,并在电文中提出建议:

“以杨得志为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以罗瑞卿为政治委员,以杨成武为第二政治委员,负责全权指挥晋察冀野战军。”

另外还配了耿飚为野战军参谋长。

乍一看这个野战军指挥机构领导班子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但实际上为了组建这个指挥机构,朱老总费了不少心思。

比较特殊的一个地方,是杨成武任野战军第二政委,要知道当年聂荣臻率115师到晋察冀开辟抗日根据地,杨成武就是一分区司令员,作为晋察冀根据地的老人,他是有资格也有能力出任野战军司令员或者政委的。

而杨得志原来是晋冀鲁豫军区第一纵队司令员,原本按照计划是要调往东北的,但后来被聂荣臻留在华北,1946年晋冀鲁豫军区第一纵队归建,可杨得志作为纵队司令员却留下来,充实晋察冀军区部队。

这也源于晋察冀太缺军事干部。

照例来讲,杨得志出任野战军司令员,杨成武任政委也无不可,毕竟杨成武原来就是政工出身,文武双全,可重建的野战军指挥机构,朱老总却又安排罗瑞卿出任野战军第一政委。

这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应该指出的是,罗瑞卿当时到出任晋察冀野战军第一政委,是肩负重要使命的。

这一切都要从解放战争初期,华北没打开局面有着很大关系。

之前我们聊的多了,在抗战胜利前后,晋察冀根据地是当时我党建立的最大的根据地之一,涵盖热河、察哈尔两省全部,河北省大部及辽宁、山西、绥远省(今内蒙古中部)部分地区,人口达到4000余万。

有这么多的人口,兵员自然也很充足。

抗战胜利后,晋察冀军区奉令编组野战军和地方部队,共编成了八个纵队,加上原来晋冀鲁豫军区第一纵队(原定到东北后来留在晋察冀),共九个纵队。

晋察冀军区将这九个纵队编为两个野战军,第一野战军由聂荣臻兼任司令员、政委,第二野战军由萧克兼任司令员,罗瑞卿任政委。

值得一提的是,罗瑞卿当时是以军区副政委的名义兼任的晋察冀第二野战军政委的。

当时,晋察冀全军共有野战军21.9万人,地方部队10.4万人,另外还有基干民兵90多万。

可到了1946年,为了响应国共双方签署的停战协议,晋察冀军区部队进行了大规模的精简整编,野战军经过裁军整编后,仅剩4个纵队五万余人,每个纵队一万人出头。

更为关键的是,晋察冀军区还抽调了大批的部队以及干部支援东北,使得军区整体实力大打折扣。

晋察冀军区裁军整编,一开始就引起了许多人反对,如杨成武、郭天民等晋察冀军区的老将都曾持反对意见。

聂荣臻其实也很无奈。

郑维山后来回忆起这件事,对聂帅也表示谅解:

“晋察冀之所以成了这个例外,并非晋察冀领导的本意。真正的原因是中央想在全国树立一个复员整军的榜样,让设在北平的军调部看到我军执行整军方案、追求和平局面的诚意。”

于是乎,从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到1947年5月,我军在华北地区始终没打开局面。

1947年7月21日,中央在陕北靖边县小河村召开扩大会议,会上时任代总参谋长的周恩来总结各大解放区一年多来的战绩时称:

“我军各区成绩次第为: 华东,晋冀鲁豫,东北,晋绥陕甘宁,晋察冀。”

要知道当时晋绥陕甘宁正处在胡宗南大军连番进攻之下,条件如此窘迫,华北打的尚且还不如西北,可见当时局势严峻到了何种地步。

从1947年初开始,中央有意识的想改变华北的局势,后来胡宗南大举进攻延安,在转战陕北的同时,中央授意朱老总、刘少奇东渡黄河到华北指导工作。

朱老总到晋察冀指导工作后,才发现问题远非兵力不足的问题。

除了战略战术上的问题外,对战局最大的影响来自领导指挥方面。

按照刘少奇的话来说就是:

“过去之所以搞成那样糟,主要也还是一个领导问题。”

对于这一类问题,刘少奇是有经验的。

1942年,身在华中的刘少奇准备回中央汇报工作,在途中接到通知,到山东去一趟指导检查工作。

当时,山东的抗日形势也很艰难,山东分局与八路军115师部分同志在统一战线、对敌斗争、根据地建设方面存在分歧,以至于在日伪军扫荡之下困难重重。

山东领导班子存在问题,其实中央也早有认识,在刘少奇到山东之前,就进行过多次的调整,奈何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据萧华回忆:

“少奇同志来到山东之后,没有下车伊始,就召集什么会议作指示,下结论,而是一落脚,就分别找罗荣桓、朱瑞、黎玉、陈光同志和我,反复交换意见。其间,刘少奇还查阅了中共山东分局机关刊物《斗争生活》和党报《大众日报》等资料,力求全面掌握情况。”

刘少奇对山东的领导干部并不陌生,如朱瑞、罗荣桓、黎玉、陈光等,还对山东情况有所了解(1936年刘少奇以中共中央代表身份主持北方局工作期间,直接领导了山东省委的重建工作)。

刘少奇到山东后,便马不停蹄的找朱瑞、罗荣桓等领导人谈话,后来他给中央的报告中也指出:

“山东分局主要负责同志应对在执行中央政策、发动群众、减租减息和锄奸政策等方面负有领导不力的责任。”

在刘少奇劝说下,山东领导班子的团结问题得到了改善,朱、陈、罗、黎四人后来联名致电中共中央,做了深刻的检查,为后来中央决定山东人事安排问题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当时,晋察冀也面临这样一个情况,由于裁军问题,加上连续几次作战失利,下级对于上级指挥不大信服,晋察冀中央局的威信不高。

刘少奇更进一步指出晋察冀中央局威信不高的原因:

“其原因并不是人事问题,而是工作问题,而是中央局内部的团结问题。”

这其中特别是晋察冀野战军与晋察冀中央局之间的“团结”问题。

刘少奇与朱老总仔细研究后,对于新成立的野战军指挥班子进行调整,即一改过去军区直接指挥野战军的情况,因为军区过去既要忙活打仗,又要忙活后勤的问题,不利于大兵团作战。

对于新的野战军指挥机构,朱老总选择了“外来户”杨得志,杨得志过去虽然隶属于晋冀鲁豫野战军,但他打仗时一把好手,聂荣臻对他评价也很高。

对于政委人选,朱老总则是点名罗瑞卿担任。原来晋察冀根据地的“老人”杨成武出任第二政委。

罗瑞卿出任野战军政委,主要是作为更高一级的领导出任野战军政委,负责各方面的协调,消弭野战军指挥部组建前期各方面不团结的消极影响。

罗瑞卿过去就是杨得志、杨成武的上级。

罗瑞卿任红11师政委时,杨得志任该师特务连连长,而任中央革命根据地红一军团保卫局局长时,杨成武是他的下属,而杨得志与杨成武之间,又有不错的关系,长征时他们各自率领红一团、红四团之间曾彼此配合。

更为关键的是,罗瑞卿出任野战军政委时还有多重身份,他不仅仅是晋察冀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同时还是晋察冀中央局副书记。

也正如杨得志后来所说:

“罗政委过去就是我的老上级,我当排长时,他就是我的师政委。在红军时期,是他教会了我如何打仗,现在我还要在老上级的带领下,指挥好部队。”

严格意义上讲,杨得志所谓“教会打仗”一说虽然有谦虚之意(罗瑞卿是政工干部出身),但两人过去就有上下级关系是不争的事实。

罗瑞卿也很谦虚,他明白自己出任野战军政委的重担,因此当着众人的面表态:

“大家都要服从司令员的指挥。”

从后来华北扭转态势来看,罗瑞卿显然做好了杨得志的助手,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政治上,都予以很大的帮助。

到1948年5月,晋察冀军区与晋冀鲁豫军区合并成华北军区,为了配合东北南下锦州,华北成立了第三兵团,并将杨成武调出,此时成立的华北军区第二兵团,其指挥班子沿用了原来晋察冀野战军指挥机构,杨得志仍任司令员,耿飚任参谋长,而罗瑞卿以军区政治部主任的身份兼第二兵团政委。

这就是著名的杨罗耿兵团。

哪怕是后来华北战事结束,华北军区第二兵团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划归西北野战军,罗瑞卿的兵团政委一职都没有取消。

可从级别上来看,罗瑞卿一直都要比杨得志、杨成武等兵团司令员要高,这是不争的事实。

1949年4月25日,中央决定十八兵团、十九兵团调入第一野战军时,同时下令调罗瑞卿到中央,出任即将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部长(当时政府尚未成立,公安部暂时隶属于军委)。

1955年9月授衔时,杨得志、杨成武均是上将军衔,唯独罗瑞卿被授予大将。

在全军十九个兵团中,这种情况也很少见。

一般而言,兵团司令员与政委授衔应该一致,少部分不同者,情况也属特殊,比如陈赓,但也是兵团司令员比政委要高,像反过来的这种情况,全军也仅有杨得志与罗瑞卿一例。

当然,授衔时还考虑到一个情况,就是本人当时任职以及评级的情况。

杨得志1952年被评定为正兵团级,1955年授衔时为济南军区司令员,授予上将军衔是理所应当。

罗瑞卿1952年评级时是军委委员级(地方评级为行政四级),1955年授衔时任公安军司令员兼政委(公安军作为一个独立军种,到1957年9月才被撤销番号)。

1955年1月23日,中央军委发布《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其中明确规定,军委委员级评为大将军衔,正兵团级多数可评为上将。

当时,一共有11人被评为军委委员级,其中有7人还参加了地方评级,除了滕代远、李先念、张际春、谭震林未被授衔外,其余都被授予了大将军衔。

3 阅读: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