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扮作乞丐,昼伏夜出行走1400公里,如果没有他,中国就是今天的巴勒斯坦!

遥遥谈趣 2024-12-30 20:01:18

他扮作乞丐,昼伏夜出行走1400公里,如果没有他,中国就是今天的巴勒斯坦! 他,就是赵忠尧。自小对科学充满好奇的他,凭借着不懈的努力,一步步走进了科学的殿堂。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华民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此时的赵忠尧,已经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取得了显著的学术成就,但他放弃了国外的优越条件,决定回国用自己的所学为国家尽一份力。 在回国的行囊中,除了几件换洗的衣物,最珍贵的莫过于那50毫克镭。 这50毫克镭,是赵忠尧在美国期间,经过无数艰难险阻才争取到的科研宝贝,对于中国当时的科研水平来说,无异于无价之宝。 回国之路并不平坦,赵忠尧深知,这50毫克镭不仅是中国核物理研究的基石,更是未来中国军事科技和原子能技术发展的关键。 为了将镭安全带回祖国,赵忠尧巧妙地将它藏匿于不起眼的物品中,小心翼翼地通过了美国海关的层层检查,终于将这份珍贵的科研材料带回了祖国。 然而赵忠尧的考验才刚刚开始。随着战争的蔓延,清华大学不得不南迁长沙。 在匆忙的撤离中,赵忠尧的心中却始终牵挂着那50毫克镭,他知道如果这个落入敌手,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返回实验室,独自取走镭。 为了躲避日军的追捕,赵忠尧决定扮作乞丐,穿着破旧的衣裳,头发全都散开,脸上全是泥巴。白天,他躲在偏僻的角落,靠乞讨为生;夜晚,他则趁着月色,继续前行。 这一路上,他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危险,但凭借着坚定的信念,终于将这50毫克镭安全地带到了长沙清华大学的新址,可当他进入校门口时,却被保安拦了下来。 保安们看着眼前这个乞丐,怎么也无法相信他就是学校里的老师,直到校长亲自出面确认身份,赵忠尧才得以进入校园。 当他将那份珍贵的镭交给学校时,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动容。这50毫克镭,不仅是中国核物理研究的起点,更是中国科学家不屈不挠、勇于探索精神的象征。 在赵忠尧的带领下,中国的核物理研究逐渐起步,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今,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时,不禁要为赵忠尧的英勇和智慧而肃然起敬。 试想,如果没有赵忠尧的坚持和努力,中国的核物理研究会走向何方?或许,我们会像巴勒斯坦一样,在核技术的门槛前徘徊不前,受制于他国。 但正是有了像赵忠尧这样的科学家,中国才能在核物理领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为国家的安全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8年5月28日,96岁的赵忠尧先生与世长辞,这次离开,和他毕生的默默无闻一样悄无声息... 正所谓,自古以来我们华夏先辈中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些人,就是中国人的脊梁。 赵忠尧老先生正是我们的“中国脊梁”,实至名归! 本账号发布的图片和文章来源于网络,并且为了增加可读性,进行了润色, 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进行删除。

0 阅读:53

评论列表

属鼠的猫

属鼠的猫

3
2024-12-30 21:16

这就是对国家对民族的忠诚!

遥遥谈趣

遥遥谈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