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朋友问鲁迅:“和朱安真的没有过夫妻之实?”鲁迅淡漠回答:“有那么几次,就是索然无味!” 1906年7月6日,鲁迅在日本被母亲骗回老家完婚,虽然是人生大喜事,可是鲁迅全程不见笑脸。 其实,家里人都知道,鲁迅并不赞同这门婚事,甚至打心里排斥。 母亲还担心,鲁迅会出什么乱子,所以整个人一直处在提心吊胆的状态。 但让母亲和亲朋好友意外的是,面对母亲硬塞给自己的妻子,鲁迅并没有反抗,而且婚礼当天他还全程配合。 他们的婚礼完全是按照旧的繁琐仪式进行的,为了配合这场婚礼,鲁迅还特意装了一条假辫子。 周氏家族的人都知道,鲁迅是留学的新派人物,面对这场封建婚礼也许他要发生一场斗争,大家甚至提前想好了如何应对的对策。 这样的鲁迅让家里人感到异常,但母亲心里也窃喜:“也许鲁迅想通了!” 事实证明,隐忍比爆发更可怕,鲁迅所谓的接受,其实是沉默的对抗。 婚后第二天,鲁迅并没有按老规矩去祠堂,晚上他又独自睡进了书房。 母亲有种不祥的预感,却不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到了第三天,鲁迅就从家中出走,又去了日本,从头到尾他都没有和朱安说过一句话。 留在家里的朱安,对丈夫没有丝毫的怨言,她尽心尽力的照顾婆婆操持家务,然后在漫漫长夜中思念着远在日本的丈夫。 学成归国后,鲁迅想带着家人去北京,他很明确地征求朱安意见:“”你是选择回娘家,还是去北京,如果你回娘家,每个月我会给你邮寄生活费!” 鲁迅的意思非常明显,希望能够和朱安结束这段封建包办婚姻。 但在朱安看来,既然自己已经嫁给了鲁迅,而且是一个非常合格的儿媳妇,自然没有理由被夫家休掉。 而且在那个年代,一个已婚女子如果被丈夫休妻,她将在众人的唾液下生活,一辈子都要遭受别人的白眼。 所以朱安斩钉截铁地说:“我跟大先生一起去北京!” 对于朱安的选择,鲁迅非常的无奈,却也只能接受。 到了北京后,鲁迅花几千块购买了一个四合院,一大家子人都生活在这个四合院里。 朱安每天主要负责照顾婆婆和操持家务,虽然他她鲁迅的夫人,可存在感却非常低。 每当家里来客人,鲁迅都将他们带到自己的书房,朱安都只能做一个观客。 朱安也曾试图接近鲁迅,可最终还是失败了,鲁迅甚至不给她说话的机会。 为了避免和朱安有正面接触,鲁迅甚至将脏衣服和干净衣服分着放。 这样的婚姻生活非常的压抑,也造就了朱安更加自卑内向的性格。 朱安想尽办法靠近鲁迅,对他言听计从,做他爱吃的饭菜,可是这些鲁迅都视而不见。 原来在鲁迅眼里,朱安就是母亲送给自己的礼物,自己有责任供养她,但是爱情是他所不能给予的。 可朱安还是抱有幻想,希望能够通过自己无怨无悔的付出来博得鲁迅的开心。 而且朱安一直希望能够给鲁迅生一个孩子,这样不但可以完成为夫家传宗接代的任务,自己也有精神寄托。 但鲁迅压根不给她机会,尤其是许广平出现后,朱安彻底绝望了。 朱安的一生是寂寞的,一段包办的婚姻将她拖进了牢笼里, 虽然自己的丈夫是写进历史书中的人物,可是仿佛和朱安毫无关系。 终极一生,是封建包办婚姻毁掉了朱安,她是封建婚姻下的牺牲品,可悲啊!
朱安的家人也没有为朱安考虑
怎么没考虑!认为能占多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