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粮大省的福音,2024年12月17日-1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启动实施中央统筹下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们逐字理解下,首先是粮食产销区,就是粮食主产区和主要消费区,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分别为黑龙江、河南、山东、四川、江苏、河北、吉林、安徽、湖南、湖北、内蒙古、江西、辽宁十三个省份和自治区,贡献了全国75%以上的粮食产量、80%以上的商品粮、90%左右的粮食调出量,其中黑龙江排第一,2023年,黑龙江粮食总产量1557.64亿斤,占全国的11.2%,连续14年位居全国第一,可以说每九个人当中,有一个人就吃的黑龙江的饭。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主销区粮食产量仅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3%,需要大量调入粮食来满足稳定供给。 但粮食主产区往往面临“产粮多、经济弱、财政穷”的困境,产粮大县往往是经济弱县,2022年,主销区人均医疗卫生支出2111.7元,而主产区仅1356.4元,占主销区的64.2%;主销区人均教育支出3403.3元,而主产区仅2364.5元,占主销区的69.5%。粮食产业具有弱质性,对于百姓,收入上种地不如打工,对于政府,税收上农业不如工业,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较大,产粮区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上作出了牺牲,因此迫切需要在粮食产销区之间建立较为公平的分担机制。产粮区省级横向利益补偿相对的是中央纵向利益补偿,在中央补偿的基础上,将实施消费省给产粮省给予补偿,这样让粮食主产区不吃亏,共同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
种粮大省的福音,2024年12月17日-1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
传播正聊社会
2024-12-29 11:04:31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