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不行,自然扑街!说一说《清明上河图密码》编剧犯的7大错误:
1,为了迎合潮流“吃快餐”,胡乱堆砌角色。 比如说,为了迎合当下的“女权”风气,把男主改成窝囊小男人,把女主改得又酷又神秘,也不管演员能不能演好,剧情合不合理。
2,一个破案剧,搞正义的“双标”。 剧里的所谓正派,自己杀人就掩盖了事,别人杀人就非抓不可,还满口的正义,编剧真是把角色写得自打自脸。
3,主角一家全部开挂,难道在拍武侠? 原著里赵不尤的弟弟妹妹,虽然也有本事,但都写得合情合理,所以一家能参与破案,并不显得突兀。 到了剧里,就这个弟子那个传人的,莫名其妙牛气哄哄,编剧瞎拼乱凑,写得像是神奇的开挂一家。
4,一个破案剧,破案细节却不耐看。 又不是没素材,原著里花心思写的推理细节,还有让人意想不到的手法,都在那儿呢。 可是大部分都被编剧丢掉,然后换上那么多带水份的戏。
5,什么都要,什么都编不出彩。 又要破案,又要喜剧,又要爱情……然后都搞得水平一般,还不如老老实实专注一个呢。
6,明明原著已经很好,还要去“借鉴”别的剧。 比如鬼市这个东西,你借鉴没关系,但是要写得比别人好才行,否则岂不是东施效颦。
7,名字叫“清明上河图密码”,却没有编好市井百态。 原著里面,很自然地通过破案过程,展现了民间风貌,和各种小人物的悲欢,这也是呼应了“清明上河图”。 到了剧里,这个韵味就太淡了,简直是假招牌啊。
总之,这部剧的置景应该是花了不少钱,不可谓不用心。 可惜,一剧之本,在于编剧。 看看《唐朝诡事录》,人家的原著比不过《清明上河图密码》,可是编剧水平比得过呀,所以好评一片。
睿睿居士
扑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