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个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名单公示,北京海淀区和西城区上榜

新京报 2024-12-28 12:27:22

新京报讯(记者冯琪)12月27日记者获悉,教育部公示了61个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名单,其中北京市有两个区上榜,分别为海淀区和西城区。实验建设周期一般为3年,探索建立从学前到高中以上全学段衔接的特殊教育体系,重点探索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学校(部)建设。

今年3月,教育部发布通知,为适应特殊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决定在全国设立一批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探索特殊教育发展的有效实践模式,推动特殊教育不断实现高质量发展。实验区的设立按照县级或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自主申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教育部公示确定的程序进行。

根据通知,实验任务主要包括四项。一是拓展特殊教育学段服务。探索建立从学前到高中以上全学段衔接的特殊教育体系,有效增加特殊教育学位供给;健全特殊教育普惠财政保障机制,完善生均财政拨款制度和资助补助政策,探索建立面向所有残疾学生基础教育阶段免费教育制度;加大特殊教育专业师资配备力度,加强教师待遇保障,提高特殊教育教师津贴标准;推进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健全运行管理及监督评价机制。

二是扩大特殊教育服务对象。结合区域教育发展实际,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对孤独症儿童、多重残疾儿童、学习障碍儿童等特殊需要儿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及试点工作,建立健全评估认定、课程教学、个别化训练和家校社协同共育等培养机制。重点探索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学校(部)建设,建立孤独症儿童助教陪读制度。

三是强化特殊教育质量建设。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落实国家课程标准,规范使用教材,探索融合教育课堂有效教学模式,完善送教上门质量管理规范与机制;加强特殊教育课程教学研究人才队伍及教研体系建设;推进特殊教育质量评价改革,研究区域办学质量评价工具,完善特殊教育质量评价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测机制。

四是加强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积极推进特殊教育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探索应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进特殊教育智慧校园、智慧课堂建设;开发特殊学生个性化教学与学习资源;探索特殊教育数字化教研平台及资源建设;推动残疾儿童青少年相关数据互通共享,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

根据教育部要求,实验建设周期一般为3年。实验区要结合实际制定特殊教育改革推进工作方案并有序组织实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本省实验区建设加强过程指导,强化跟踪问效,定期组织研讨交流,认真总结凝练经验。教育部将组建专家团队,进行调研指导。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