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石油专家王德民,因为长得英俊,追他的女孩排成长队,他烦得眉头紧皱,放出话去:想跟我结婚,必须答应2个条件!谁料,这俩条件一出,吓跑一大群女生。 王德民的父亲是一位医生,在去美国留学期间认识了他的母亲,是一位美丽聪慧的瑞士女人。两个人相知相爱,在王德民父亲学习结束后,她便也跟着一起回到了中国。 1937年,王德民出生在河北唐山,之后又和父母去了北平。 王德民很小的时候母亲便开始教他英文,所以使得他长到四岁的时候还不识汉字,中文也说的磕磕巴巴的。 后来还是去小学学了语文,他的中文才逐渐好起来。 成长在动荡的战乱年代里的王德民虽然是个混血,但他却有着一颗红彤彤的中国心。当他看见祖国因为弱小而被欺负时,就暗暗发誓,长大了一定要献出自己的力量让祖国强大起来。 小时候的王德民虽然中文学的晚,但却十分聪明,几乎回回考试都是前三名。 可品学兼优的他并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与喜欢。不同于现在大家对于混血儿的喜爱和包容,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个长的像外国人的孩子不仅少见,而且不讨喜。 大家总是喊他“洋鬼子”,不愿意和她玩儿,渐渐的王德民还被孤立了。 但这还不是混血带给他最大的影响。 1955年王德民参加了高考,他的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分别是清华大学水利专业和北京大学物理专业。他的高考成绩,数理化都近乎满分,可即便考出这样优异的条件,他也没能被自己心仪的学校录取。 大概是因为顶着这张“西方”的面庞,那时中西的关系也都挺紧张的,最终他只去了第五志愿的北京石油学院。 但王德民很乐观,他一直说是石油选择了自己,所以他甘愿奉献一生。 大学期间王德民学习刻苦,他也对石油产生了浓烈的兴趣。长相帅气又成绩优异,在大学里有不少女生开始给他写情书。 可是王德民当时心里只有学习,他拒绝了所有的女孩。 1960年,王德民毕业了。一直是专业第一名的他在分配工作上自然也会有着优待,要么就是分配去一些效益好的单位,要么就留校任教。 但王德民却在自己的毕业志愿书的第一栏上写道:“党的需要、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第一志愿。“而在第二栏上则直接填报了大庆油田。 最终他放弃了留校任教的机会去了大庆油田。他参加大庆石油会战,被分配到油田基层测量组,担任油田地质室测压组实习员。 王德民在那里依然很上进,自学热传导数学、水力学、俄文到半夜,还靠着自己的努力推导出了中国第一套、世界第三套不稳定试井测压公式——松辽法,并且在全油田应用,精度比 “赫诺法”高两倍。 王德民也因此被破格提拔为工程师。 这时的王德民已经二十七岁了,在当时已经是大龄青年,但迟迟没有结婚,家里也着急了起来,便开始给他张罗亲事。 王德民长相英俊,又是工程师,即便在油田常年吃苦,风吹日晒,变得沧桑了不少,但依旧还是有很多心仪他的女孩。 他觉得结婚麻烦,于是便放话说,和他结婚有两个条件,第一是不可以影响他读书和做学术研究,第二结婚之后也没时间陪伴对方。 这样的婚姻对于很多女生来说无异于守活寡了,于是吓退了一大片女生。 但王日英却是个特例。在她看来王德民专注的样子最吸引她,而且他是在为祖国做科研,是好事。 就这样两个三观一致的人走到了一起。 结婚后王德民依旧攻克着“三次采油”的技术难关。在他的努力之下,将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差距逐渐缩小。经过近三十年的研究,大庆油田的原油采收率远远高于了世界平均水平。 也因为他的巨大贡献,他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还是继达芬奇、牛顿、居里夫人之后第四个能将自己的名字命名小行星的科学家。 现在的王德民院士已经八十七岁,但依旧身姿挺拔。不少网友在看过他年轻时的照片后都被惊艳了,这不比娱乐圈那些小鲜肉帅多了。 参考资料:广州日报-2024-05-03《他被称为“最帅院士”!颜值却是他最不值一提的标签》 宫柯 著《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王德民传》
1963年,石油专家王德民,因为长得英俊,追他的女孩排成长队,他烦得眉头紧皱,放
哄动这史记
2024-12-28 09:36:14
0
阅读: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