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终于上映了盼望很久的《小小的我》,原本是想看易烊千玺饰演的脑瘫残疾人角色,没

中国聊生活 2024-12-27 21:50:25

今天终于上映了盼望很久的《小小的我》,原本是想看易烊千玺饰演的脑瘫残疾人角色,没想到却被姥姥的角色深深吸住了。🤣🤣🤣 易烊千玺的表演特别流畅,完全让人忘记了他原本的样子。🤣🤣🤣🤣 仿佛他天生就是那个角色,离开屏幕,看到观众席上的他,瘦削而稳重,眼神中带着一丝忧伤,还真有些不习惯呢。🤣🤣 整个故事围绕着20岁的脑瘫患者刘春和展开。他梦想成为师范大学的老师,但母亲坚决反对,不允许他离开父母身边,不准他报师范,更不能去别的城市。母亲为他安排了一切,但这些安排与春和的意愿毫无关系。这时,姥姥回来了,她爱唱歌、爱社交,是一个充满大爱和包容的女人。春和从小与众不同,遭受了无数次不公正的待遇,但姥姥一直把他当作普通孩子看待,鼓励他多尝试。 春和身边有两位重要的监护人:母亲和姥姥。母亲代表着现实,而姥姥则代表着理想。母亲的担忧或许都有道理,毕竟,一个身体时刻颤抖的残疾人如何能找到工作,如何成为合格的老师,更不用说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了。她认为儿子是残疾人,需要照顾,必须听从她的安排。但是母亲却忽略了这一点,她的儿子春和也是人,除了基本的吃喝拉撒,他还有很多需求,也需要成就感和尊严。 通过姥姥,我更加确定,这个社会真的需要更多的理想主义者,那些能够换位思考、摆脱世俗观念的人。 普通人的思维总是集中在问题上,从未想过另一种可能。比如,我儿子学校离家远,很多人总是对我说“多么辛苦”。我偶尔回应“已经习惯了”,“这样也挺好”,“我还是喜欢每天的凌晨”。这时,我能看到对方脸上的苦笑,他们的“也许吧”中透露出不认同不同意的暗中的回答。😂😂😂😂😂😂😂 孩子已经残疾了,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那么,为什么总是盯着问题本身呢?不能超越问题吗?如果只剩下一个月的生命,我们为什么要天天悲伤,不能选择快乐、欢乐,享受这一个月的时光呢? 春和的姥姥就是这样一个人。她支持春和的一切决定:不想复读就别复读,想面试就大胆参加,想练车就陪他一起练车。 春和在公交车上摔倒,司机站起来责怪他,说他身体不正常还坐公交。那天,姥姥和司机吵了一架。春和在车上默默忍受着这一切,回家后向公交公司写了投诉信。 姥姥看到信后,小心翼翼地对春和说:“该投诉,但你也许得不到合适的结果。” 春和却回答:“写完就是结果。" 勇敢地行动,向公正的方向大胆出发,这就是结果,是对自己的交代。

0 阅读:0
中国聊生活

中国聊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