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解放前夕,国民党将领刘伯龙路过时,将黔军元老卢焘骗到市郊枪杀。谷正伦得知后,气得大口吐血,决定除掉刘伯龙这个死对头。 参考资料:(百度词条——卢焘) 1882年,光绪八年,卢焘诞生于广西宜北县五洞九伦村,也就是如今环江县明伦镇明伦街的一个贫寒壮族农家。从他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贫寒便如影随形。 那时的农民困苦,社会的压迫不可翻越,艰辛而特殊的岁月,如同一粒顽强的火种,在卢焘心底种下改变命运、拯救苍生的壮志。 彼时,华夏大地深陷内忧外患的绝境,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国门,肆意践踏。封建王朝腐朽崩塌,无力回天。年轻气盛的卢焘,望着满目疮痍的山河,选择告别家乡那片狭小天地,踏上探寻救国真理的荆棘之路。 在迷茫的探寻中,他有幸接触到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理念,那一刻,他心中的火焰被点燃,旋即加入中国同盟会,从此,卢焘与张铁城等人在庆远、柳州一带,从事反清革命活动。 为追寻更强大的革命力量,卢焘奔赴龙州,期间,卢焘反复思考,钻研革命的出路。途中偶遇冯松生,二人志同道合,结伴同行,相互砥砺,并且结为金兰之交。抵达云南后,他凭借着自身的努力,考入讲武堂。 在那里,他结识了同样胸怀壮志的朱德、范石生、胡英等人,他们结为兄弟,共同在同盟会学习救国之策。 毕业之际,正值云南起义爆发,卢焘毫不犹豫地投身其中,冲锋陷阵。街头巷尾都是激烈的交火,卢焘在攻打军工械的战斗中立下战功,被委任为排长。 起义胜利后,蔡锷整编队伍援川,卢焘被提升为援川第2梯团步兵独立大队后队队官。 在部队进入四川古简县视察时,他发现县衙人员虽已跑光,但存有许多银元,于是他下令不下严加看管,不许乱动,最后将银元分文不少交还给县长,从此卢焘的廉洁行为在古简县广受赞誉,百姓无不交口称赞。 1916年,刘显贵令黔军配合滇军讨袁,同年二月,卢焘率第2团入湘,经过艰苦作战最后占领麻阳,缴获了北洋军的大量枪械和物资,立下了赫赫战功。 随着局势变幻,黔军改组,卢焘始终坚定拥护孙中山先生,在护法等一系列斗争中,他率部奋战,抵御外敌、反抗独裁。 新派政变成功之后,何应钦将黔军旧势力在贵阳的三个多营武装通通缴械,贵阳此时谣言四散,人心惶惶,卢焘和谷正伦毅然回到贵阳,采取安定措施,为不使局势进一步混乱,第三混成旅旅长胡英通电各省推卢焘为黔军总司令。 1921年5月5日,孙中山电令卢焘为前军总司令兼贵州省省长,在卢焘的领导下,贵州人心稳定,政局也得到缓和。 1932年,蒋介石委任卢焘湖南省主席兼四路军总指挥,卢焘表示不能从命,并且对家人直言:蒋介石是镇压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罪魁祸首,自己不能为虎作伥。 1936年6月1日,陈济棠、李宗仁、白崇禧等人发动抗日反蒋运动,蒋介石调集30个师包围广西,在双方剑拔弩张之际,卢焘力劝李宗仁等人以民族大业为重,呼吁各方和平解决广西问题,在全国日益高涨的抗日救亡运动和各方面压力下,广西事件和平解决。 1948年,卢焘当选为广西以北县国大代表赴南京参加国民代表大会,他称自己并不是想当官,而是希望能有一个为人民说话的机会。在南京时,蒋介石以主席身份举行盛大宴会,多次单独约见卢焘都被其避开。 1949年,人民解放军向贵州进军,卢焘欣然接受中共地下党的约见,使贵州迎接解放。他表示为了人民的利益,甘愿做一头老牛,辞旧迎新是历史常态,自己愿意尽心竭力。 1949年,黎明前的黑暗最为深沉可怖,国民党反动派垂死挣扎,丧心病狂。 1月14日,国民革命军刘伯龙奉蒋介石密令,派人驱车将卢焘骗到贵阳市郊二桥残忍杀害。 那一日,山河同悲,万民恸哭,一代英雄就此倒下,然而恶有恶果,11月18日,谷正伦以开会为名将刘伯龙骗到晴隆枪决。 1950年贵阳市党政军民学各界联合举行追悼会,悼念为贵阳人民的解放而牺牲的卢焘等革命烈士。 1986年,民政部经严谨审定,追认卢焘为革命烈士。殊荣虽迟来却,却承载历史沧桑,告慰英烈英魂。
贵阳解放前夕,国民党将领刘伯龙路过时,将黔军元老卢焘骗到市郊枪杀。谷正伦得知后,
史记峰会
2024-12-26 17:57:53
0
阅读: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