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室故事249·除了生长激素,生长因子也是影响身高的重要激素
生长激素的分泌水平,会影响身高的水平,这是个常识性的科普。但生长激素只是生长轴上的一份子,生长轴除了有生长激素,还有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它们共同发挥作用,而不是单打独斗。IGF1同样也是一种激素,对身高增长起重要的作用。
IGF1的来源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由生长激素诱导肝脏生成IGF1,一部分是由各器官组织细胞自己生成。不管是哪种方式,IGF1都受生长激素水平的影响。但生长激素并不是影响IGF1的唯一因素,年龄、营养状态、其他激素等,也会影响IGF1的水平。所以生长激素的水平和IGF1的水平,有时候并不是对等的。生长激素正常,IGF1不一定正常。
比如我前些天看的一个姑娘,7岁半,因为身高来看诊。身高114厘米,比同龄儿童第3百分位的最低身高线,还低了2厘米,比7岁半的平均身高低了将近12厘米。她除了身高矮之外,体重也很轻,才16公斤。总之就是,又瘦又小。遗传条件其实并不差,爸爸181,妈妈160。
那为啥遗传条件不差,孩子自身却没发挥好呢?
对这孩子来说,她的缺失是从妈妈孕期开始的。妈妈孕期不是很顺利,持续孕吐、感染、血压、血糖等多种问题,所以这娃不仅出生偏小,而且后期追赶也很缓慢。对食物基本没啥欲望,给就吃,不吃也不主动找。抵抗力一般,生病次数也比其他孩子,略多一些。因为瘦小,运动耐力不是很理想,所以平时会比较宅。
这孩子的骨龄,连续2年的时间,都是落后的,总是落后2岁多,预测身高150。本来最初觉得会不会晚长,但她每年的身高速度实在长得有点慢,勉强能凑合到3-4厘米。晚长的孩子,的确骨龄也会落后,但通常身高速度不会太低。对于骨龄落后太多、且身高速度也慢的孩子,要排查有没有病理性因素。在众多病理因素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评估生长轴的功能,即生长激素、IGF1的水平。
这娃经过一系列检查,生长激素的激发数值倒是还能接受,虽然数量也不是非常充足,但并没有完全缺乏,但她的生长因子水平IGF1却比较低,相当于3、4岁孩子的水平,所以她骨龄落后比较多、以及身高增长速度太慢,都和IGF1太低有关。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提升IGF1的水平呢,这是家长经常问的问题。
回到文章的第二段,IGF1的提升既需要生长激素的帮助,也需要良好的营养基础和健康的身体状态。习惯的改善,需要时间,漫长的时间。
对这孩子来说,她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如果家长对孩子的身高需求,不算高,那就回家调整习惯,精心伺候,身高慢慢蹭,蹭到150,或150多一点。另一种是,如果家长对孩子的身高,有需求,期待达到遗传身高均值(164左右),那估计就需要借助一下生长激素的帮助了,毕竟她目前的身高,不管是和同龄孩子的平均身高,还是和遗传身高相比,差距都有点大,再加上她现在已经7岁多了,年龄不算小了。生长激素的获益原则就是,大部分孩子都是,越小年龄使用,生长潜力越敏感,获益越明显,体重越轻,花钱越少,性价比越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