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将前两任的总统赶跑后,最后自己当上了总统,而她最大的愿望就是与中国合作! 这个传奇的主人公,就是吉尔吉斯斯坦的“铁娘子”萝扎·奥通巴耶娃。 奥通巴耶娃出生于1950年的吉尔吉斯斯坦南部城市奥什。 那时的吉尔吉斯斯坦还是苏联的一部分,作为一个地处山区的小国,发展并不突出,但她所在的工人家庭却因苏联普及的教育政策而受益。 奥通巴耶娃从小就聪明还爱学习,她的父母对她寄予厚望,希望她能够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18岁那年,她不负众望考入莫斯科大学哲学系,成为家乡的骄傲,对于那个年代的中亚学生来说,考入莫斯科大学这样的顶级学府几乎是难以想象的成功。 1972年,奥通巴耶娃毕业于莫斯科大学,获得了哲学副博士的学位,随后便返回家乡,在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大学任教。 她不仅是学生眼中的好老师,也是学院中最年轻的副教授和哲学系主任,然而,她并不满足于安稳的学术生活。 对她来说,哲学的讨论无法解答现实的问题,而她也深知,只有政治才能真正推动社会改变。 1981年,她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进入比什凯克的地方政府担任列宁区议会的第二书记。 她的能力很快得到了认可,在苏联时期,女性在政治领域上是很难取得高位的,可奥通巴耶娃凭借着出色的工作能力与语言天赋,在外交的领域崭露头角。 她不仅能流利地使用英语和法语,还表现出高效的组织能力和坚定的决策力。 1986年,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推行了改革,奥通巴耶娃被提升为吉尔吉斯斯坦部长会议副主任和外交部长。 1989年,她被调任苏联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随后担任驻马来西亚大使。 这些国际任职经历不仅开拓了她的视野,也让她意识到,中亚国家的未来并不局限于内部政治,更要融入国际社会。 她深刻认识到,未来的吉尔吉斯斯坦需要外交力量支持,也需要找到经济发展的出路。 1991年,苏联解体后,吉尔吉斯斯坦成为了独立的国家,便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动荡中。 此时的奥通巴耶娃并没有选择继续留在国际舞台,而是回到国内参与新国家的建设。 她担任外交部长,并迅速建立起吉尔吉斯斯坦与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外交关系,帮助国家争取到急需的经济援助。 随后,她被派往美国和英国担任大使,为吉尔吉斯斯坦争取国际资源。 然而,国内的局势愈发复杂,2005年,吉尔吉斯斯坦的首任总统阿斯卡耶夫通过修宪延长任期,并试图让自己的女儿进入议会。 这种公然的家族统治引发了全国范围的不满,经济上,阿斯卡耶夫的政策失败导致国家陷入困境,家族却因贪腐而积累了大量财富。 民众怨声载道,社会各界呼吁变革,在这种情况下,奥通巴耶娃与反对派联合,掀起了著名的“郁金香革命”。 这场革命始于比什凯克的阿拉套广场,数万民众聚集在那里,他们手持郁金香,象征着和平与改革的愿望。 抗议活动迅速升级,示威者最终冲击总统府,阿斯卡耶夫仓促逃往俄罗斯,结束了他15年的统治。 革命成功后,奥通巴耶娃虽然是运动的核心人物,但并没有担任总统的职位,新总统巴基耶夫上台了,而她被任命外交部长一职。 然而,巴基耶夫上台后,很快步上了阿斯卡耶夫的老路,他的家族成员垄断了能源、电力等关键行业,电费翻了两倍,民众生活成本急剧上升。 他的腐败行为甚至比前任更为严重,国家再次陷入民众的愤怒之中。 作为议会反对派领导人的奥通巴耶娃,公开指责巴基耶夫背离革命的初衷,利用权力为家族谋取私利。 2010年,吉尔吉斯斯坦再次爆发革命,这一次,奥通巴耶娃再次走上前台,领导反对派发动抗议。 全国范围的抗议浪潮迅速扩散开来,这一次,奥通巴耶娃被推举为临时政府领导人,成为中亚历史上首位女性总统。 担任总统期间,奥通巴耶娃主导修宪,将吉尔吉斯斯坦从总统制转型为议会制,削弱总统权力。 在短暂的一年任期内,她还注重外交政策,特别是与中国的合作。 她深知,吉尔吉斯斯坦作为一个资源匮乏的小国,需要依靠区域合作来寻求经济发展,而中国无疑是最佳的伙伴。 奥通巴耶娃积极推动中国企业在吉尔吉斯斯坦投资矿产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她公开表示,这一倡议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最大稳定剂”。 她多次访问中国,并在卸任总统前特地前往新疆,感谢中国在吉国动荡期间提供的支持,同时表达了对加强两国合作的期待。 2011年底,奥通巴耶娃完成了过渡任务,选择主动卸任总统,卸任后,她将重心转向教育事业,成立了“奥通巴耶娃倡议基金会”。 她认为,吉尔吉斯斯坦低下的学前教育覆盖率严重制约了国家的发展潜力,而教育是改变国家未来的根本。 基金会通过举办儿童诗歌比赛、开设艺术课程等方式,推动文化和教育的发展。
她将前两任的总统赶跑后,最后自己当上了总统,而她最大的愿望就是与中国合作! 这
疾冰预防说
2024-12-23 19:15:07
0
阅读: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