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德云社的创始元老徐德亮怒斥郭德纲:“一场商演,你拿40多万,分我150元,这是打发要饭的吗?”郭德纲做出回应。然而没多久,徐德亮就做了一件轰动相声界的事情。 上世纪90年代末,相声行业陷入低谷。电视上的相声作品质量不尽人意,观众日渐减少,传统剧场几乎无人问津。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郭德纲、徐德亮和张文顺等人创立了“北京相声大会”,也就是德云社的前身。 最初的德云社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1999年,连房租都难以支付,郭德纲甚至到商店玻璃橱窗里进行48小时的“现场直播”来吸引观众。可惜,效果依然有限。 尽管如此,郭德纲凭借独特的商业头脑和表演风格,一步步带领团队从艰难中突围。 2005年,在天津举办的专场演出“一票难求”,德云社逐渐被更多观众熟知。 这个过程中,每一位成员都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但收入分配的不平衡问题,早在团队起步时就埋下了隐患。 徐德亮是北大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的高材生,从小就热爱相声艺术。 他将学术背景与传统相声结合,创作出许多文学性强的段子,比如《进化论》和《我的大学生活》。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德云社的演出内容,还吸引了一批高文化水平的观众。 2006年,徐德亮还出版了德云社第一本幽默文集《逗你玩》,郭德纲亲自为其作序。那一年,他更是在北大举办了德云社的首场高校专场演出,为德云社打开了一个新的市场。 然而,正是这位勤勉创作的“学者型”相声演员,在德云社走红后,开始对自己的收入心生不满。 他的工资从加入德云社起就未曾提高过,每场演出仅150元,这让他感到自己与德云社的贡献不成正比。 2008年,德云社接到一场价值40多万元的商演。郭德纲作为绝对的核心人物承担了主要任务,但徐德亮也参与其中。然而,当演出结束后,徐德亮拿到的报酬仍然是150元。 这成为压垮徐德亮的最后一根稻草。他感到被“侮辱”,认为自己的付出根本得不到认可。 愤怒的徐德亮直接找郭德纲谈判,要求涨薪。然而,郭德纲以德云社高昂的运营成本为由,拒绝了他的要求。 面对徐德亮的质问,郭德纲的回应颇为冷静:“德云社不是慈善机构,一切按劳分配。”他认为,徐德亮虽然参与了创作和演出,但作为演员,他的表演并没有达到“台柱子”的水平。 在郭德纲看来,德云社的发展是团队努力的结果,但主心骨始终是他自己。为了团队能够继续生存,他必须严格掌控分红比例。 徐德亮显然无法接受这样的解释。他公开指责郭德纲“忘恩负义”,认为自己才是捧红郭德纲的关键人物。 2008年9月,徐德亮宣布退出德云社。他与王文林在北京成立了“海淀文化馆”,试图在北城与德云社的南城形成对峙。 然而,这个新团队初期虽然小有名气,但最终因缺乏资源和运营经验逐渐衰落。 与此同时,徐德亮依然对德云社念念不忘。他在一些场合批评郭德纲分红不公,但对徒弟们明确表示,不允许拿德云社做梗,这似乎也显示出他对师门仍存一丝感情。 徐德亮的离开,对德云社内部产生了连锁反应。曹云金,作为德云社的另一位台柱子,也对分红问题提出质疑。 他认为自己的贡献与收入严重不匹配,于是在2010年选择单飞,并创办了自己的相声团队“听云轩”。 与徐德亮相似,曹云金在公开场合多次披露郭德纲的“黑料”,这场师徒反目再次引发热议。德云社也因此经历了更大的危机。 徐德亮、曹云金等人的离开,让郭德纲深刻反思。他意识到,德云社必须改善内部管理,才能稳定团队。随后,他调整了收入分配机制,提高演员待遇,逐步缓解了内部矛盾。 与此同时,郭德纲开始力捧新人,如岳云鹏、张云雷等人。他们的崛起不仅填补了空缺,也让德云社逐渐恢复了稳定。 如今的德云社,已经是相声行业的霸主,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商业化道路。 多年后,在一场老友的葬礼上,徐德亮和郭德纲再次相见。 尽管两人已无法回到从前,但他们选择握手言和,彼此释怀。这一场景让人不禁感慨,曾经的恩怨随着时间的流逝,似乎变得不再重要。 徐德亮的离开,既是德云社成长过程中的阵痛,也是相声行业面临的普遍问题。在传统艺术与商业化结合的道路上,如何平衡利益分配与团队管理,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 或许,正是这场风波,推动了德云社的反思与转型,才让它在之后的岁月里变得更加强大。
九十年代末不光是相声,几乎所有的文化都是最低谷,港台娱乐文化几乎是横扫大陆,港台三流小艺人的义演价格都比老艺术家高几个数量级。随着人们欣赏力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其他人脸皮变厚,他的地位会是断崖一样的下跌。
在人家家里讨饭吃还挑三拣四的真她妈的不要脸,有本事自己也去挣那个四十万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