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徐锡麟刺杀完恩师后,被抓住处以极刑,临刑前,清兵给他拍了张照片,徐锡麟

文山聊武器 2024-12-21 23:43:48

1907,徐锡麟刺杀完恩师后,被抓住处以极刑,临刑前,清兵给他拍了张照片,徐锡麟看后却非常不满:“重拍!我脸上都没笑容,怎么让后代看?”接着就被刽子手破腹取心,用来炒菜下酒...... 徐锡麟,字伯荪,号光汉子,1873年12月17日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东浦镇。他的家境优越,父亲徐凤鸣是秀才出身,曾为县吏,家中土地百余亩,且拥有“天生绸庄”和“泰生油栈”两家商铺,生活富足。 然而,徐锡麟自幼并未循规蹈矩,和同龄孩子有所不同。尽管家境殷实,他却不爱读书,早早对学业产生了厌倦。 12岁时,徐锡麟迷上了武术,甚至一度离家独自前往深山的寺庙,出家为僧。为了避免儿子惹祸,徐凤鸣果断与其断绝父子关系。徐锡麟的叛逆行为在当时可谓是“问题少年”,然而他对于传统学问的抗拒,也为他日后投身革命打下了基础。 1901年,徐锡麟回到家乡,受命担任绍兴府学堂的教师,并迅速晋升为副监督。虽然他曾一度试图通过乡试考试,但并未取得显赫成绩。然而,正是在1903年,他以“参观大阪博览会”的名义前往日本,正式开始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 在东京,徐锡麟结识了许多在日的中国留学生,与陶成章、龚宝铨等革命志士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尤其是他参与了营救反清志士章炳麟的活动,这一经历让他对清朝的腐朽统治愈发不满。 在日本的日子里,他对中国古代文物的失窃感到愤慨,尤其是在东京博物馆看到一口中国的大钟被展示时,这一情景深深刺激了他。他想起了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入侵时中国所遭受的屈辱,认为如果不进行彻底的变革,中国将永远屈服于外国的侵略。 怀着这份愤怒与责任感,徐锡麟回国后积极投身反清革命。他首先在绍兴创办了书局,翻译和传播新的书籍与报纸,广泛宣传反清思想。 1904年,他在上海加入了光复会,这一组织致力于推翻清朝,恢复中华的独立与尊严。翌年,徐锡麟在绍兴创立了体育会,并开始着手设立大通学堂。 1907年,徐锡麟的革命计划逐步深入。他通过表叔俞廉三的推荐,结识了安徽巡抚恩铭。恩铭对徐锡麟的能力十分赏识,并且将其提拔为安徽巡警尹,兼任巡警学堂会办。 徐锡麟表面上对恩铭表示感激,实际上心中早已有了不同的打算。恩铭的信任为徐锡麟提供了宝贵的机会,使得他得以潜伏在清朝官场内部,获取情报并策划起义。 在徐锡麟的策划下,1907年2月,他与革命志士秋瑾密谋,在安徽和浙江两地同时发动武装起义。徐锡麟选择的起义地点——安徽巡警学堂,正是他日常工作的地方。 1907年7月6日,恩铭和其他官员正在学堂内参加毕业典礼,徐锡麟按照惯例呈交了毕业名册并报告了毕业人数。 随即,他冷静地宣布:“今天有革命党人起事。”这句话刚一说完,徐锡麟便拔出手枪,朝恩铭连开数枪。当恩铭的卫队迅速将徐锡麟擒获时,徐锡麟不惊慌,反而冷静地问道:“大帅安否?” 面对冯煦怒骂他背叛恩铭时,徐锡麟则笑道:“问大帅安,正是私谊也;枪杀恩铭,乃是正义之举。”此时,他明白自己的命运已无法改变,但他仍坚持自己的信念,决意将其一生的奋斗理想公之于众。 在审讯过程中,徐锡麟直言不讳地表示,虽然恩铭待他有恩,但对于清朝专制政权的批判与愤怒让他毫不犹豫地刺杀了这位曾为其恩师的官员。 他解释道:“恩抚待我仁厚,是私惠;我杀恩抚,是平天下之公愤。”他进一步表示,刺杀恩铭是在公开场所,而非私下,显示了自己为革命事业而自信的决心。 最终,清政府决定处决徐锡麟。恩铭的夫人要求按照极为残忍的方式执行死刑,徐锡麟在行刑时遭遇了惨烈的折磨。 死刑执行前,首先是他的阴囊被击碎,之后恩铭的卫队按命令取出他的心肝,甚至传言将其肢解并炒食。尽管如此,徐锡麟依旧以坚定的姿态面对死亡。 1907年7月7日,徐锡麟英勇就义,年仅35岁。尽管他未能亲眼见到清朝灭亡的那一刻,但他的牺牲为后来的革命事业提供了巨大精神动力。孙中山为他题词:“丹心一点祭余肉,白骨三年死后香。” 参考资料:徐和雍. 《徐锡麟》 1983

0 阅读:1356
评论列表
  • 2024-12-22 20:44

    真正想推翻满青的真英雄。

  • 2024-12-22 20:28

    反清自是英烈,但如此行为也令人不齿。

    陈建青 回复:
    你应该为你自己不齿,当然,你此类满清奴才是不懂羞耻之心的,不齿是用在为自己私利上,懂吗?
  • 2024-12-22 11:54

    大逆不道

    陈建青 回复:
    满清亡了,满奴还在
  • 2024-12-22 20:09

    无耻之徒,欺师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