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国耗费3个亿,捞上来一艘沉船,没想到船身不仅800年没腐烂,里面的

小张的社会 2024-12-21 20:17:07

2007年,我国耗费3个亿,捞上来一艘沉船,没想到船身不仅800年没腐烂,里面的文物多达18万件,文物的价值更是远超3000亿美金!它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 主要信源:(中国江苏网——【“南海I号”考古十年】是我国古代三大船型的“福船” 发掘文物超200吨) 1987年那一年,我国第一个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应运而生,标志着我国水下考古事业正式起步。同年,英国一家海洋探测公司在我国川山群岛附近海域,声称发现了“莱茵堡号”沉船的踪迹。这片海域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无数商船满载货物,往来穿梭于东西方之间。 而“莱茵堡号”则是一艘18世纪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商船,据说它在从东方返航途中遭遇了台风,从此杳无音讯,船上满载的金银珠宝也随之沉入海底。   英国人自然对这艘满载宝藏的沉船垂涎欲滴,于是他们迅速联系到中国政府,希望能够合作打捞“莱茵堡号”。当时我国的水下考古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面对英国人的提议,我们同意了合作。双方随即展开了紧锣密鼓的打捞工作。首先利用先进的声纳设备对目标海域进行扫描,以确定沉船的具体位置。 随后潜水员们被派往海底进行实地勘察。然而,川山群岛附近海域的海底情况远比想象中复杂,厚厚的淤泥层给勘探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潜水员们多次下潜都无功而返,无法完成任务。   面对困境,英国方面提出使用抓斗进行打捞。这种方式简单粗暴,直接用巨大的抓斗深入海底抓取沉船及其周围的物品。然而当抓斗第一次从海底提起,展现在众人面前的却并非预想中的金银财宝,而是一些破碎的瓷器。 我方人员立即叫停了打捞行动,因为根据双方之前的协议,如果在打捞过程中发现中国文物,那么这些文物的所有权将归中国所有,并且合作协议也将自动终止。   这些瓷器碎片很快被送往相关部门进行鉴定。专家们经过仔细研究,确认这些瓷器并非来自“莱茵堡号”所属的18世纪,而是更早的宋朝时期。这意味着,在“莱茵堡号”沉没的海域之下,还隐藏着另一艘更为古老的沉船! 这艘沉船被初步认定为南宋时期的商船,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并被命名为“南海宋元沉船”。这一发现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也让中英两国的合作戛然而止。失去了英国先进探测设备的协助,打捞工作被迫暂时搁置。   两年后,也就是1989年,我国决定与日本方面合作,继续进行沉船的打捞工作。然而,这次合作也并不顺利。日本的打捞团队虽然拥有一定的技术实力,但面对复杂的海底环境和庞大的沉船,他们也显得力不从心。 短短几天的时间,打捞费用就高达30万人民币,而打捞上来的却只有寥寥几个瓷器碎片。巨大的投入与微薄的收获形成了鲜明对比,打捞工作再次陷入停滞。正是在这个时候,国务院将“南海宋元沉船”正式更名为“南海一号”,彰显了其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研究这艘沉船,专家们进行了无数次的实地勘察和方案论证,最终在2006年确定了一套前所未有的打捞方案——整体打捞。   2007年,中国正式宣布将斥资3亿人民币,对“南海一号”进行整体打捞。这个消息一经公布,立刻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热议。要知道当时国际上通行的沉船打捞方式都是在水下将船体分割,然后一块块打捞上来,最后再进行拼接复原。 像“南海一号”这样,将整艘沉船连同周围的泥沙一起打捞出水,在世界范围内尚属首次,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一些西方国家,尤其是英国,更是对此表示怀疑,认为中国是在进行一场豪赌,最终只会白白浪费金钱和时间。   然而中国并没有被外界的质疑声所吓倒。20年后,广州打捞局再次派出打捞船,携带着价值7亿人民币的“华天龙”号起重船,以及一个如同篮球场般大小、重达530吨的沉箱,来到了“南海一号”沉睡的海域。这场史无前例的打捞行动正式拉开帷幕。 仅仅是打入第一根钢梁,就耗费了整整13天的时间。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调整,经过无数人的辛勤付出,2007年12月22日,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在“华天龙”号的巨大吊力下,装载着“南海一号”的沉箱缓缓升出水面,这艘在海底沉睡了800多年的宋代商船,终于完好无损地重见天日!   “南海一号”的成功打捞,不仅是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里程碑,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强大的科技实力和文化自信。而这艘沉船所蕴藏的宝藏,更是让人叹为观止。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南海一号”的价值,那就是“满船尽带黄金甲”。光是目前已经清理出来的瓷器就超过了13000件,其中大部分都是精美的青瓷和青白瓷,许多都被认定为国家一级、二级文物。 除了瓷器之外,“南海一号”上还发现了大量的铜钱、金银器等贵重物品,每一件都是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每一件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据统计,“南海一号”上的文物总数高达18万件,其数量之庞大、种类之丰富,在世界沉船考古史上都极为罕见。

0 阅读: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