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经钩考】五大行星之名源于五行说!

金东文化 2024-07-11 14:46:12

【医经钩考】五大行星之名源于五行说!

金栋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章学诚《校雠通义》),以知其所以然!

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等五大行星之名,初非如此之名。观编纂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今本《素问·金匮真言论》,五星之名依次是岁星(木)、荧惑星(火)、镇星(土)、太白星(金)、晨星(水)。

对行星的这些命名,反映了古人对五星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认识。

木星回到恒星间同一位置所需的时间是11.86年。古人把天赤道分成12等份与12个月相对应,叫十二次或十二辰,使太阳一个月走一个辰次。由于木星的恒星周期接近12年,差不多一年走一个辰次,所以早先曾用木星来纪年,因而叫岁星。

火星的颜色偏红,其公转轨道偏心率又较大,运行的形态错综复杂,以致它在近日点和远日点的亮度差特别显著,足以惑人,故名荧惑。

土星的公转周期为29.46年,但古人认为,土星只需28年就可以转一圈,数字上与二十八宿吻合,即一年坐镇一宿,所以土星叫镇星。

金星是五大行星中最亮的一颗,颜色纯白,“太白”正是金星的外貌特征。

水星离太阳最近,看上去,它总在太阳左右摆动,摆动角最大时为30度,接近十二辰中一辰所占的度数,故水星叫辰星。(管飞《天问之路》)

江晓原《星占学与传统文化·五星与五行》说:

“五行之说,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影响极为广泛,是众所周知之事。……在行星星占学中,五行之说却有许多反映。因古人所知的行星只有五颗:

水星,古代习称辰星。

金星,即太白。

火星,古人常称为荧惑。

木星,即岁星。

土星,古代又称填星、镇星。

这样就恰好与五行对应起来。上面五颗行星今天仍然使用的中文名字,本身就是五行说的产物。”

赵洪钧《内经时代》说:“五行化的五行星名,应不早于战国末出现。”

(1)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星占学著作《五星占》说:“东方木,其神上为岁星”,“南方火,其神上为荧惑”,“中央土,其神上为填(镇)星”,“西方金,其神上为太白”,“北方水,其神上为辰星”。

(2)西汉司马迁《史记·天官书》说:

“察日、月之行以揆岁星顺逆,曰东方木,主春,日甲乙。”

“察刚气以处荧惑,曰南方火,主夏,日丙丁。”

“历斗之会以定填星之位,曰中央土,主季夏,日戊己,黄帝,主德。”

“察日行以处位太白,曰西方,秋,日庚辛,主杀。”

“察日辰之会,以治辰星之位,曰北方水,太阴之精,主冬,日壬癸。”

(3)东汉班固《汉书·天文志》说:“岁星,曰东方春木,于人五常人也,五事貌也。”

“荧惑,曰南方火也,礼也,视也。”

“太白,曰西方秋金,义也,言也。”

“晨星,曰北方冬水,知也,听也。”

“填星,曰中央季夏土,信也,思心也。”

完全是附会五行化的推演。

据相关古籍史料,春秋战国以后,阴阳五行说盛行,至汉代,五行说又被奉为统治哲学,且被神话。故五行则被赋予五大行星之名,此乃今名五大行星——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之来历!

要之,五大行星之名源于五行说,而不是相反。

附:参考书目如下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