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革命》第三章第1节第1篇: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凝结智慧聊世界 2024-09-18 21:46:59

在智能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回望过去,那些激励人心的故事依然闪耀着光芒,它们不仅承载着历史厚重,也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一段关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深刻记忆,不仅承载着老一辈革命家的殷切期望,也见证了新中国如何通过教育普及,从文盲大国迈向知识强国的非凡历程。如今,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世界,但无论科技如何进步,教育的力量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基石。让我们从这段历史中汲取力量,思考在AI时代,如何继续传承并发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精神,让科技与教育并驾齐驱,共创更加辉煌的未来。

今天是我们的第三章第1节第1篇: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很多年以前的一件小事,至今我仍记忆犹新。

那一年,刚过完年,我就去朋友家拜访,由于到的时候已经快中午了,朋友两口子便一起在厨房忙活,而我这个外来的叔叔,自然就化身成他家小儿子的保姆。

当我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的时候,才发现朋友家客厅的墙上贴满了伟人的相片,其中还有一幅很大的画像。一时间我心中感慨万千,我随即指着墙上的画像,问小朋友是否认识相中人,后者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是毛…爷爷”。

没想到,这娃话还说不利索,竟然认识老人家,真是虎父无犬子,看来红心还得从娃娃抓起。我又指了指旁边的字,小朋友不紧不慢地说道“这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眼瞅着当“教员”的没难住学生,只好进一步询问“你知道这几个字的来历吗”,也许是不知道,也许压根不懂啥叫来历,总之这次难住了小朋友。在他困惑的眼神中,我给他讲了这八个字的故事…

1951年5月3日,8岁的陈永康在玩耍时,遇到一位西装革履油头粉面的男子,男子以糖果和票子为诱惑,让陈永康给自己带路去学校,理由是老师的亲戚让他给带了一袋面粉,需要放到教室里。

虽然陈永康年仅8岁,但他已经接受过一定的教育。因此,他立刻就感到这货不像好人。于是在带路的途中见机行事,在遇到解放军叔叔之后大喊抓特务,男子意识到不妙拔腿就跑,但奈何被陈永康用力抱住,气急败坏的他对陈永康拳脚相向。

最终,该男子被制服,陈永康被送往医院。事后调查,此货特务身份为真,而那包面粉竟是炸药。苏州市人民政府为了表彰陈永康,特授予他“革命小英雄”的称号。

英雄少年的事迹传到北京后,老人家亲自书写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并制作了锦旗送给陈永康,可惜的是出于对陈永康的保护,他并不知情这是老人家的亲笔,直到2001年此事被公开后,他顿时泪流满面。

同样是这一年的9 月26日,渡江小英雄马三姐跟随安徽代表团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活动。为什么称她为“渡江小英雄”?因为两年前的4月20日晚上,小女孩和她哥哥划着自家那一叶小渔船,往返长江两岸6趟,把三批解放军战士送到了南岸。在这个过程中,她的手臂被子弹打中鲜血直流,然而她都丝毫不为所动。

马三姐到了北京后,就被老人家接到家里吃饭。一顿便饭后,老人家和当时只有15岁的马三姐闲聊了起来。老人家打趣地说道:"小小年纪就叫三姐,连我喊你也要喊三姐,不太恰当哦,我给你改个名字好不好?”此后马三姐就变成了马毛姐。

老人家为啥要给马三姐改名?因为他就是要告诉所有人,新中国男女一律平等,是一个人人都可以读书写字的新时代。在旧社会,身处底层的人,要么根本不配有名字,比如元朝就曾规定“庶人无职者不许取名”;要么是想取名字,但家里人是文盲,往往只能以数字或家中排行随便起个代号。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原名朱重八。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他在家族中排行第八。同样地,他的父亲名为朱五四,祖父名为朱初一,都是以数字命名。包括同时期与朱元璋争夺天下的张士诚和陈友谅,原名也是一个叫张九四,一个叫陈九四。

古代受教育的权利一直掌握在贵族阶级手中,底层民众要想实现阶层的跃迁,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这种成本需要一家中几代人来牺牲,而且就算牺牲了,也不一定能有收获。所以,多数家庭是承担不起那个成本的。

何况在那个年代,就算是七八岁的孩子也得下地干活,十几岁就要自食其力准备结婚了,一家老小终日忙碌才能勉强填饱肚子。如果一个人去读书了,就意味着这个人要半脱产甚至是脱产,他家产粮自然就会下降,为了弥补下降的空间,其他人就需要更卖命,因为只有这样才有条件让他去干其他的事情。

而从必要的生产劳动中解脱出来,去干其他的事,这就是解放,用现在话讲叫“解放生产力”。实际上,无论是什么时代,没有大多数人去拼命劳动满足全社会的基本物质供应,那些所谓的“精英”就得饿死。不过,倡导精英论的“吴大学者”是不懂这个道理的,关于此人和其言论,我在后面会单独再讲。

精英的强项在于他们擅长说服或影响他人,因此教员让大家多读点书。当然,精英史论的存在确实是一个巴掌拍不响,因为寻常人也认可这种观点。至于认可的原因就在于这些人对历史认识不够透彻,有些人甚至连新中国是如何建立的都不清楚。

马毛姐出生于渔民家庭,家里有八个兄妹,为了养活全家人,她打小就给别人家当童养媳,婆家那边对她非打即骂,可谓是吃尽了苦头。1948年,是解放军的到来让她脱离了苦海,从那一刻开始,黑暗被驱逐,光明照亮了她幼小的心灵。

在那个年代,这样的故事绝对不在少数。

马毛姐不虚此行,不仅收获了新名字,还收到了毛主席送的新衣服和一个笔记本。临走前,老人家告诉她要多读书、多学习,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而在那个笔记本的扉页上赫然写着“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这八个大字,从最初提出到家喻户晓,再到成为校园教室里的标配,勉励着无数学子刻苦读书、奋发有为,为的是将来报效祖国。这与我在写日本两次打断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那篇文章中,所提到的长大后要当网红赚大钱的女孩截然不同。

俗话说得好,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书可以,眼睛看不到的地方,书可以。劳动人民要想“翻身农奴把歌唱”,就得读书就得识字,只有这样才不会上当受骗。

在封建社会,识文断字的人是少数,因为社会资源的分配权掌握在既得利益集团手中。哪怕遇到个开明的君主,只要这帮人牢牢掌握着文化领域的话语权,再厉害的君主也只能用自己人。想当初中国一代女皇武则天,为啥能坐稳江山?

不是靠那帮贵族的支持,而是她让底层人民能够上得了庙堂。当年她爸就因为读了半年书,就认识到当农民一辈子都不可能出头,于是就做起了商人,商人又被政客乱宰,于是他就想到了枪杆子,然后就资助了李渊,最终实现了从寒门到贵族的跨越…

到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共有5.4亿人口,其中高达八成是文盲。而在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广大农村地区,文盲率更是超过九成五;小学净入学率不到20%,初中毛入学率仅为3%,高中毛入学率更是只有1%,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只有11.7万人。这还是在有工农上夜校的情况下。

这样一种状况,怎么能真正让人民当家作主,没有文化,就算是把家给你,你也守不住,最后权力还是要被一小撮人给夺走。老人家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开始了。

1950年,老人家在《人民教育》创刊号上题词:“恢复和发展人民教育是当前重要任务之一”。当年9月,教育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召开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会议,专门研究扫盲工作,提出“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

工农兵同时开展扫盲,接着就出现了工厂的“车间学校”、农村的“地头学习小组”、妇女同志的“炕头学习小组”,以及祁建华前后行军战士的“速成识字法”等各种识字方式,同时还有夜校、冬学等各种学校。

1950年到1969年,短短二十年的时间里,新中国仅通过4次大规模的扫盲运动, 就扫除文盲10272.3万人,进入到新世纪以后,中国的文盲率已经降至6.72%。

随着文化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社会主义建设也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