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教授谈过一个观点:
越不懂道理的人,讲话声音越大、越霸道,因为他所知很有限。可是知道越多的人,他就越小心,越不敢武断。
生活里还真如此,许多人没读过几本书,就大声嚷嚷这个世道是如何;没见过多少人,就敢断言别人的高低与是非。
麻雀只看枝头,聒噪不断;雄鹰见过长空,沉默不语。
说白了,一个人认知越低,叫得越狂。
01
之前,翻过一本杂书《宋人轶事汇编》,里面写了一个县令,叫钟弱翁。
他认为自己的书法无人能及,瞧不上任何人的字。
他还有个癖好,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对人家的匾额评贬一番,并重写一副将其替换。
然而,他的字实在一言难尽。
有一次,他与一众官员路过庐陵的一个山中寺庙,看到一座高阁楼。
阁楼上的匾额上写着“定惠之阁”四个字,但落款的姓名却模糊不清。
钟弱翁一看,啧了一声,说这字笔劲疏松,实在不雅,便让僧人将匾额取下。
结果,待僧人将匾额擦拭干净,众人发现这竟是颜真卿写的。
钟弱翁顿觉颜面扫地,困窘不已。
满罐子水不响,半罐子叮当响。
见识贫乏的人,往往喜欢夸耀自己,贬低别人一无是处。
这种人往往陷入了一种心理效应:达克效应。
这是一种认知偏差,指能力不足、认知水平低的人,会有一种虚幻的自我优越感,认为自己比实际情况更聪明。
实际上呢,洋洋得意的他们,只不过在暴露自己的无知。
王小波说自己年轻的时候读萧伯纳的剧本《巴巴拉少校》,对其中一段戏感触很深:
工业巨头安德谢夫老爷子,见到了多年不见的儿子斯泰芬,问他擅长什么。
这个年轻人明明在科学、文艺、法律等一切方面一无所长,却大放厥词说自己有一项长处:会明辨是非。
老爷子不满地反问道:“明辨是非”这件事难倒了一切科学家、政治家、哲学家,怎么什么都不会的你,就会明辨是非呢?
一句话怼得儿子哑口不言。
这应了一句话:无知比知识更容易让人自信。
人呐,不怕读书少,见识浅,但怕自己的斤两还上不了秤,就疯狂叫嚣自己多厉害。
真正层次高的人,都会收敛几分张狂,因为他们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
02
梁漱溟根据《庄子·达生》,将人的修为分成四个层次:
第一阶段:没什么底气还气势汹汹;
第二阶段:争强好胜,指点江山;
第三阶段:虽然好胜的迹象看上已然全泯,但是依旧容易冲动;
第四阶段:学会示弱,身怀本事,内敛谦人。
大部分人都处于前两层。
不管自己是一窍不通,还是一知半解,他们热衷于驳斥,喜欢在言语上战胜别人。
跟大家讲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张大千在英国办画展时,现场临时画了一幅牡丹,在最后收笔时他口含清水,将水用嘴均匀地喷在画纸上。
这时,一个人突然跑出来怒气冲冲地对张大千说:“大师所谓高超的绘画技术,原来就只是用嘴喷水嘛,这未免也太可笑了吧。”
但实际上,这是中国水墨画中的冲墨法,这一手法让画上的那朵牡丹瞬间灵动起来。
第二个故事,是在20世纪90年代,季羡林先生对未来文化发展做了预测:
东西方文化发展,都会遵循“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规律,21世纪后,东方文化将再领风骚。
此言一出,舆论大哗。
有人笑他“河东河西”毫无根据;有人讽刺这预测还不如算命先生的卦辞。
甚至还有人横加指责“季羡林就是个老糊涂”。
可这些人其实都是门外汉,对古今文化从没研究过,就咋咋呼呼地跳了出来。
这两个故事里自以为是的人,大家是不是都似曾相识?
有人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不管事实是否有出入,就大肆鼓噪起来。
有人总是打肿脸充胖子,在别人的专业领域毫不客气地说长道短。
他们肚子里没装墨水,脑子里不谈逻辑,只为了反驳而反驳。
认知浅薄的人,如坐井之蛙,用自己狭隘视角评判一切,习惯对任何人与事都指指点点。
可是,只想压别人一头的他们,最后都会落于人后。
03
1999年,康奈尔大学教授大卫·邓宁曾进行一个实验,他让学生们估算自己的分数,结果发现:
得分最低的学生,对自己的成绩高估得最厉害,这些人很容易骄傲自满;
得分最高的学生,反而低估自己的表现,总认为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他最后总结道:一个懂得越多的人,越能明白自己的无知,也因为明白自己的无知,越是能够进步。
若是一个人只顾着反驳,只想着炫耀自己,就会困于认知壁垒里,陷入又自大又不思进取的怪圈。
真正有水平的人,都能正确审视自己,虚心接纳自己的不足。
马伯庸的《古董局中局》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但其实他的试稿过程颇费周折。
一开始,他写的风格是典型的小资风格。
公司图书事业部经理游婧怡就跟马伯庸说:
“你要抛弃这种风格,因为很多人在阅读上会有障碍。我要的是一个雅俗共赏的通俗故事,你要让我们公司的前台小妹都能看得下去。”
马伯庸第一反应,是拒绝的,甚至还跟游婧怡大吵了一架。
毕竟辛辛苦苦写的稿子,哪里能因为别人一句话就否定自己的心血。
但后来,马伯庸思前想后,觉得不能太自以为是,就同意了游婧怡的观点,决定重写了。
在重写过程中,马伯庸不再自行其是,会主动询问朋友的意见。
比如有一次,他发给一个朋友看稿子。
朋友说,不行,太装了。
虚心听取意见,不断地反复尝试,最后马伯庸采用了评书的风格,这本书也大获成功。
有真才实学的人,越是能认真地倾听别人的声音,不会一味地反驳别人、否定别人。
人这一辈子,谦厚基于见识,狂妄源于浅薄。
当一个人放低姿态,以谦卑之心观人观己时,就不会迷失在自己的狭小天地里。
▽
有人认为社会上的群体认知呈漏斗形状排布:
越往下所见越少,越把自己当回事;越往上所见越多,越是懂谦逊包容。
浅水流动,只是一味喧哗;深水澎湃,却安静而含蓄。
谦逊处世,不自矜、不张扬,这是与人为善的修养,也是精进自己的智慧。
点个赞吧 ,与朋友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