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电商低价“卷死”中小企业

新浪财经 2024-12-20 22:54:20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郭志强石青川|北京报道

近年来,平台经济在我国快速崛起。以电商为例,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月至10月,全国网上零售额12.4万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0.3万亿元,同比增长8.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25.9%。

但是,电商平台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新挑战。比如,近年来,电商行业的“价格战”可谓如火如荼,低价竞争有愈演愈烈的态势。

多位制造业企业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坦言,平台经济给制造业带来价格内卷、低品质等问题,一些电商平台的“低价策略”让广大生产企业在夹缝中苦苦求生,面临着盈利困境,尤其是话语权更低的中小企业。

一方面是企业面对低价竞争苦不堪言,另一方面企业又无法放弃电商平台所带来的商业机会。电商平台低价竞争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形成多方共赢的局面?

低价不能低质,莫让劣币驱逐良币

今年以来,重庆一家文创企业在安徽黄山做乡村文旅,其中一款菊花茶颇受欢迎。

新产品要打开市场,必然要走电商渠道。“现在电商平台更喜欢用低价商品营销,我们不得不在初期压低价格。如果一罐茶卖5元,生产成本就得压到2元以下,如果平台再压低价格,我们就得跟代工厂方面算计包装成本等,比如用更简化的包装、找小代工厂,才能再降点成本。”该公司负责人张闯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随着销售渠道转变和电商平台崛起,传统制造企业逐渐失去了定价权,迫于市场压力被迫降价甚至赔本出货。

随之而来的,是产品品质问题。

多位采访对象告诉记者,很多主流电商平台都是以高性价比为主导方向,平台的算法逻辑会更加倾向于低价产品。虽然平台希望“好货也好价”,但确实出现了一些商家以次充好,破坏产业和市场生态的现象。

对此,一家美妆公司负责人郑菲感受非常深,她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各大头部电商平台非常内卷,集体推出了比价系统,今年大促期间,低价竞争更加突出。白牌层出不穷,抢占市场的同时扰乱价格秩序。

“在电商平台上,很多白牌产品唯一的优势就是低价。”湖南一家零食企业负责人孙灿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孙灿举例说,上个月他在电商平台买了一个白牌的矫正产品,散了一周味道后仍有较大气味,穿了这款产品后就起毛球、断线,“品质太差了,平台上一些产品的质量存在很大问题”。

“电商平台的低价策略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某些企业可能为了利润降低产品质量。”郑菲直言。

华中地区一零食上市企业负责人文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一些生产企业的产品平价平出,甚至亏损甩货。长此以往,厂家不注重产品质量,平台上的次品和不良品增加,最终造成劣币驱逐良币,导致消费者失去对平台和品牌的信任,陷入恶性循环。

“低价竞争搞得厂家赚不到钱,消费者买到的东西又‘缺斤少两’。相关部门该出手时还是要出手监管。”惠州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一科长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低价是如何“卷”起来的

为何电商“唯低价”竞争问题在当下尤为突出?

据媒体报道,今年11月17日,中国市场学会会长夏杰长在“构建良好电商生态推动电商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上表示,当前中国电商行业低价竞争现象的本质是由算法和流量驱动。在电商流量增长放缓、总量受限的大环境下,争夺有限的公域流量成为电商平台和商家面临的严峻挑战,这直接促进了低价竞争升级。

很多制造业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是被迫“卷”进来的。因为电商平台动辄就以“百亿补贴”等手段不断压低价格,以挤压竞争对手,获取市场份额,他们为了获得更多流量,只能跟着算法“指挥棒”走。

“如制造商、经销商一起把同品类产品在电商平台挂出来。平台优先给消费者展现价低产品,还会给消费者推荐价格更低的同款产品。企业面对这种低价竞争机制是很无奈的。”文华说。

面对电商平台的同款比价、全平台比价、历史比价……残酷的比价竞争让制造业中小企业苦不堪言。

“这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这个品类你不做,竞争对手会做,毕竟市场独一无二的差异化产品是少数。”文华无奈道。

“现在制造业大厂、小厂全都在激烈竞争,一些白牌厂家竞争力不足,为了活下去只能采取低价策略,大厂的利润率也在下滑。”文华表示。

同时,一些企业也会更加看重眼前利益。

佛山一家家电企业负责人蒋俊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为什么亏本买卖也有人去做?因为一些制造业企业追求短期利益,就是赔本赚吆喝,但归根到底,都是企业的自主选择。“电商平台并没有用刀架在企业脖子上,逼着企业配合低价竞争策略。”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要追求高市场占有率,特别是从对手手中抢市场,卷价格是最简单粗暴、最有效、最快速的方式。从抢市场角度来说,提升品质、创品牌比降价要难得多。”一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负责人说道。

实际上,也有一些企业不过度迎合低价竞争,并且“活”得不错。

文华所在的零食生产企业会拿出一些品类保持相对独立的价格体系,不参与电商平台低价竞争,或者放弃线上销量。

“零食企业是全渠道销售,以一个电商平台销售占比为10%的企业和一个电商平台销售占比达到90%的企业为例,一旦遭遇电商低价恶性竞争,后者可能面临经营困境或倒闭,但冲击对前者来说就小很多。”孙灿说。

在文华看来,企业是否参与平台的价格战,还要看企业销售策略、产品差异化情况等。一个品牌不卷价格肯定就要牺牲市场份额,企业需要统筹考虑线上、线下渠道的利弊。

华南区域一家微波炉企业多年来持续布局线上渠道,坚持不依赖网红产品、网红主播,根据企业资源禀赋和能力规划布局,没有被电商平台的低价竞争策略带着走。上述企业目前在全国各地开拓市场,坚守品牌底线,不降价、不降品质,对客户和经销商提供报价承诺书。现在企业的现金流和利润情况都良好。

坚持品牌战略才能走得更远

电商平台将让利、低价作为竞争利器,头部企业还有能力应对,但给中小制造业企业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广东惠州市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协会秘书长龚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一方面,这让一些制造业企业没有意愿和动力再投研发,导致行业创新动力不足;另一方面,低价策略弱化了企业的品牌意识,因为通过低价就能轻易占领市场,企业便倾向于减少在品牌建设上的投入。毕竟,做品牌不仅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而且见效相对缓慢。

低价竞争对产业链也有一定冲击。北京一位从事商务拓展的企业负责人江山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国内外产业链竞争有一定差异,“例如西门子在我国承接大型项目,会发挥德国的产业链配套价值,并且保证产业链各环节都有利润。而国内部分产业链龙头企业则用低价策略抢市场,再通过压榨产业链上的供应商获得利润。两相比较,折射出产业链合作与竞争中的问题”。

过度“卷低价”不是长久之计,是业内共识。

“‘卷低价’没有未来。不管线上线下,产品的创新、研发和服务提升都需要投入成本。用低价占领市场,意味着企业利润微薄,将导致企业的成本、管理和团队体系都往低价方向走,企业和产业未来发展会面临后劲不足问题。”龚平说。

孙灿十分认同这一点,他说:“各大平台算法应该相对客观公允,不能唯利至上。”

打造友好型电商平台,让千行百业在互联网良性竞争成为制造业企业的迫切呼声。同时,企业也应做好自身的发展规划,即使为消费者提供极致低价,也不能以牺牲产品和服务质量为代价。

蒋俊认为,不同类型企业可能拥有的资源、市场和战略布局不一样,从制造业企业来说,核心还是做好企业自己的事情。“制造业要有自己的战略定力,坚守产品品质,要耐得住寂寞。”

北京一家日化用品生产商负责人林宁特地提到胖东来,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质量竞争并非没有空间,胖东来的火爆就是抓住了质量这一关键环节,才有了回头客。

文华坦言:“目前,我们公司采取的应对措施就是把产品做得越来越好,努力开拓客户,同时打造自有品牌。只有品牌才能让企业走得更稳更长久。”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张闯、孙灿、文华、江山、蒋俊、郑菲、林宁为化名)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