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便血腹泻复发4个月,2个月肠道症状消失 患者52岁。间断性腹泻、黏液脓血便4个多月余。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黏液脓血便,结肠镜检查示溃疡性结肠炎,服用药物治疗,症状时重时轻。患者为求中药治疗来诊。面诊时腹泻,便黏液脓血,每日3次,腹胀痛,里急后重,泻后痛减,便时肛门有灼热感,头晕,心烦,食少纳差,入睡困难,多梦。舌紫暗,苔薄黄,脉沉细濡。 西医诊断: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诊断:泄泻。 中医辨证:湿热内蕴,气滞血瘀证。 治法:清热解毒,理气化瘀。 处方:百合,乌药,当归,白芍,茵陈,苦参,藿香,大腹皮,白头翁,石榴皮等。 二诊(服药半个月):大便由每日3次减少到2次,脓血黏液明显减少,腹胀痛有所缓解,余症如前。舌暗红,苔薄黄,脉弦细滑。根据患者现有症状调方 三诊(服药半个月):便每日1~2次,黏液脓血便明显减少,腹胀痛明显减轻。舌红,苔薄黄,脉弦细。继续改方巩固治疗 四诊(服药1个月左右):患者大便每日1~2次,成形,质软,黏液脓血便消失,病情稳定。停药后随访1个月症状未见加重。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以黏液性血便、腹部疼痛、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复发性疾病,主要特征为直肠及结肠的浅表黏膜层溃疡,可伴有关节、皮肤、眼部、肝胆等部位不同程度的损害,随着病情的进展,甚至有癌变可能 为什么中医对溃结的治疗会有效呢? 因为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从整体出发,立足于本病病机特点,以清法、和法、补法为主,辨证施治,从清热利湿、疏肝理脾、平调寒热、益气健脾、温补脾肾等立方,通过多途径、多靶点的综合作用调节肠道菌群、抑制炎症反应、增强免疫、改善血液高凝状态、稳定肠黏膜屏障功能、调节机体微循环,有效缓解UC症状、促进肠道黏膜恢复并减少复发。
溃疡性结肠炎,便血腹泻复发4个月,2个月肠道症状消失 患者52岁。间断性腹泻、黏
运莲
2024-12-20 18:03:4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