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孟祖平
冬至来临,许多草木开始凋零,寒风吹动,栗子、枣子、柿子等果实纷纷掉落地上。此时,时近年末,新年将至,大唐诗人杜甫远离家乡,思念家中亲人,写下了“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诗句。
冬至大如年,自古受人重视,早在周朝之时,冬至是新年之首日,要举行祭祀仪式;在汉代,冬至被定为“冬节”,官府要举行“贺冬”仪式,并有“拜冬”礼俗;唐、宋之时,冬至日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要举行祭天大典,民间百姓则有祭拜祖先习俗。
冬至一阳生,天时转日长。冬至以后,白昼渐长,古时候,民间将冬至日称为“履长节”,女子在冬至日有向公婆敬献履(鞋)袜等行孝习俗。古人认为,阳生于足下,长履景福,有益延年,给长辈敬献鞋袜,有祝长寿之寓意。
古代,冬至这一天是开学之日,要举行祭奠圣人孔子仪式,学子要行拜师礼之礼,行礼之时,因芹菜之“芹”与“勤”谐音,学子常用芹菜等礼品,以表“勤奋学习”之意。
冬至,自古有独特的食俗
冬至时节,银杏叶黄,果实累累,洁白的银杏果仁,新鲜味美,古代文人雅士常用炭火煨烤,作为美食品尝。南宋诗人杨万里有诗云:“深灰浅火略相遭,小苦微甘韵最高。”说的就是这种吃法。
在杭州,冬至时节,秋季新收获的桂花是餐桌常用作料,此时,栗子成熟,小时候,奶奶常将新采摘栗子炒着给我们吃,或制作成栗子糕,撒上桂花,香浓美味。
冬至时节,当年收获的晚稻早已颗粒归仓,江南地区,冬至节有吃红豆米饭习俗。传说,古代水神共工氏有一子在冬至死去,变成疫鬼后危害百姓,因疫鬼最怕红豆,人们在冬至这天煮红赤豆糯米饭来驱避疫鬼,以求平安。
在浙南地区,冬至有吃冬至圆习俗,有阖家团圆寓意,“冬至圆”用糯米粉包成圆丸,有甜、咸之分,咸的用肉与豇豆、萝卜丝等蔬菜作馅,制作好之后,除全家聚食,还用来馈赠亲友,此习俗后来演变成冬至吃汤圆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
老杭州人有冬至吃馄饨习俗,小时候,冬至夜全家聚餐,奶奶用新麦面做成馄饨皮,把馅料放在其中,对折捏合。当时,肉很稀缺,馅里常拌入芹菜、白菜等新鲜蔬菜,做好之后,口感尤为清香。
冬至,杭州人有吃年糕迎新年习俗,因“糕”与“高”谐音,吃年糕有图“年年高升”之吉祥寓意。小时候,奶奶冬至日做的年糕有许多品种,早上吃芝麻拌糖年糕,中午吃冬笋、肉丝炒年糕,晚餐吃的是雪里蕻、肉丝、笋丝做的汤年糕。年糕蒸煮后,用酱油和糖蘸着,都很有滋味。当时,常听奶奶说童谣:“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请我吃年糕,糖蘸蘸,多吃块,酱油蘸蘸,少吃块。”至今记忆尤新。
冬至,吃馄饨(饺子)习俗历史悠久
民间“冬至吃馄饨”习俗,源于“馄饨”与“混沌”谐音,有“混沌初开”之寓意,冬至吃混沌,在古代有“破蒙启慧”之意;据周密《武林旧事》记载,南宋时期,冬至吃馄饨习俗在都城临安(杭州)十分盛行,后来“冬至吃馄饨”习俗在北京开始盛行。
馄饨与饺子,在中华历史演变中有相似渊源,相对于混沌,饺子历史较晚。宋代以前,馄饨与饺子都被称为馄饨,宋、元时期,馄饨与饺子开始区分,馄饨在华北及江浙一带普及,饺子则在北方普及。于是,在北方就有了冬至和春节吃饺子习俗。宋代,饺子与馄饨区分后被称为“角儿”“角子”。元、明时期,饺子被称为“扁食”;清朝时,出现了“饺子”“饺儿”等称谓开始出现。
馄饨与饺子在汉代均称“娇耳”,传说是东汉“医圣”张仲景所发明,当时张仲景给人治耳病,用羊肉和花椒等祛寒药材煮汤,制作了“祛寒娇耳汤”,熟后捞出、切碎为馅,用面皮包成好、煮熟;因面皮包好后形似耳朵,又能治耳病,故名“娇耳”,张仲景去世后,人们为纪念张仲景,在冬至日要制作“娇耳”。后世,冬至吃“娇耳”渐渐成了民间习俗。另据绍兴民间传说,馄饨是西施所发明,西施是春秋时期越国美女,出生绍兴诸暨,后被献于吴王夫差,绍兴人为纪念西施智慧创造发明,有了冬至吃馄饨习俗。
中华馄饨食用历史可追溯到汉代,西汉扬雄在《方言》中提到的“饨”就是馄饨。“饨”在古代最初本义是用麦之薄面皮包馅做成的面食。馄饨之名,较早文献记载出现在三国时期,当时,魏国张揖在《广雅》中记载的“月牙馄饨”形如月牙,与现代饺子基本类似;在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中出现的“形如偃月”馄饨,形状已与如今的饺子一样;唐宋期间,馄饨品种多样,制作精细。唐代有位美食家韦巨源,他在《烧尾宴食单》中有“二十四气馄饨”记载,馄饨有24种不同形状,馅料选用二十四节气时令果蔬;宋代,馄饨出现了新品种,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记载,当时富贵人家制作馄饨,标新立异,发明了各种口味的“百味馄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