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一工人对京广铁路安阳大桥维护时,突然在桥墩下挖出一个奇怪的东西,仔细一看,竟是一颗450公斤、随时会爆炸的炸弹! 那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作日,经验丰富的工人刘刚和同伴们正在大桥的桥墩下进行土建施工,准备为大桥加固基础。 这个桥墩一直是铁路维护的重点区域,工人们已经在这里工作了数天,当时刘刚手持铁锹,试图清理土壤并为新施工腾出空间。 随着一锹锹泥土的被移开,刘刚的铁锹碰到了一个奇怪的物体。 最初他并未多想,认为这只是一个普通的石块或废弃物,但随着土层进一步被清理,一个硕大无比、铁质的物体逐渐显现出来。 随着土壤逐渐被挖开,刘刚开始意识到事情的不对劲,那个物体不仅巨大,而且形状不规则,带有奇怪的圆形标记,外形酷似历史上曾使用的重型炸弹。 此时刘刚的心跳突然加速,他感到一阵冷汗涌上心头,停下手中的工作,刘刚迅速意识到自己可能碰到了未爆炸的炸弹,出于直觉他立即停止了挖掘,并迅速向连长汇报。 连长到场后,看到了这个巨大的铁质物体,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原本认为这只是一个普通的障碍物,可当看到炸弹的轮廓时,他顿时失去了语言,心中充满了恐惧。 连长当机立断,紧急上报了上级领导,并开始组织撤离。 这时排爆专家王百姓的名字被传到所有人耳中,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排爆专家,王百姓此时正是在无数人眼中唯一能够处理这颗炸弹的希望。 他的任务是迅速而又精确地拆除这颗危险的炸弹,一个重达450公斤、构造复杂的二战遗留炸弹,而拆除的时间仅仅只有30分钟! 王百姓抵达现场后,立即开始了排爆工作,在没有任何防爆服保护的情况下,他进入了一个深达三米的废弃井中,开始仔细检查这颗埋藏在泥土中的巨大炸弹。 尽管现场的所有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但王百姓显得异常冷静。 “时间就是生命,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引发灾难。”这是王百姓心中清楚的道理。 随着每一分每一秒的流逝,他的双手开始满是汗水,但他依然保持着极度的专注,每一个动作都显得小心翼翼,细心到极致。 炸弹的每个部件,他都要逐一确认,任何细微的异常都可能引发不可预测的后果。 期间王百姓反复操作了27次,他用尽了所有的耐心和技巧,最终成功地将炸弹从泥土中完全挖出。 在运输的过程中,王百姓全程紧盯着炸弹,眼睛时刻监控着周围的环境,以确保任何潜在的危险能够及时被发现并应对。 随着运输车缓缓驶出小镇,王百姓紧绷的神经终于略微放松,大家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将炸弹安全转移到销毁地点。 最终这颗炸弹被成功运送到四十公里外的荒地进行销毁,通过精密的拆除与销毁手段,炸弹被成功摧毁,没有造成任何伤亡和财产损失。 王百姓的专业精神和冷静果敢,赢得了所有人的敬佩。 王百姓的排爆行动,不仅仅是一项任务的完成,更是一种极致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的体现。 在面对生死考验的时刻,他没有丝毫的退缩,而是坚定地为人民的安全挺身而出。 这种大无畏的精神,以及他对工作细致入微的态度,无疑是新时代勇于担当和无畏前行的生动写照。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 2021-03-08——《学党史 铸初心 | 王百姓:一个不能出错的人》
2003年,一工人对京广铁路安阳大桥维护时,突然在桥墩下挖出一个奇怪的东西,仔细
初六睡不醒社会
2024-12-19 13:24:43
0
阅读: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