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光伏行业发展迅猛但变革剧烈,2023年起产业链价格波动、产能过剩,企业经营承压,2024年仍处底端调整,前三季度大面积亏损。2025年行业需求有增长空间,但产能过剩依旧突出,国内市场分布式光伏潜力大但整体供大于求,且出口环境严峻。价格方面,受成本与供需主导,价格在成本附近低位调整,虽有政策与自律公约约束供给侧但效果受限。未来,高效大组件需求增量与产能出海叠加政策助力为行业提供契机,但产能过剩、价格竞争、海外风险及技术压力共存。2025年底部调整接近尾声,预计2025年底及2026年初有望迎来供需改善和新发展格局。
光伏行业作为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力量,近年来经历了快速发展与剧烈变革,增长势头仍然较猛,但2023年以来,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大幅波动,产能过剩问题凸显,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2024年以来,光伏行业仍处于底端调整阶段,前三季度光伏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一线企业试图通过减量控价自救,叠加行业政策和自律组织的共同发力,行业价格有望逐步回归理性,但调整速度和力度缓慢,预计未来仍需时间完成本轮调整。
2025年供需格局预测
行业需求尚存增长空间但产能过剩问题仍然凸显,叠加出口环境下行,行业供需结构仍处于底端调整阶段;行业政策及自律公约共同发力对供给侧调整有所助益,高效大组件竞争优势明显,小产能、小企业面临淘汰风险。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阶段,光伏组件的需求仍具有较大空间,并在2025年维持15%左右的增速。国内市场方面,太阳能作为双碳转型的主要动力之一,仍是新增装机的主要增长点,但受制于电网基础设施调整的进度,集中式光伏增速呈下降趋势,但分布式光伏仍面临较大增长空间,叠加产业类企业分布式光伏等新场景的拓展以及区域城投企业对光伏发电的发力,预计全年增速在15%~20%左右。
需求虽持续增长,但产能过剩已经成为行业的明显问题,尤其是经历了2023年主要产能约70%的增速后,2024年仍维持一定增速,国内目前产能已经超过了全球增量需求的两倍。现存产能过量加之全球及国内需求增速放缓,叠加行业内主要企业仍有一些大型在建产能待释放,行业整体供大于求。但同时需关注产能结构的变化,随着技术提升改造,高效大组件需求劲头较强,产能仍存在增长空间,竞争优势明显,同时小组件的落后产能面临出清压力,竞争力较差的二线企业在底端洗牌过程中容易淘汰出局,从而优化产能结构及供需格局,将供需关系拉回正常水平,完成本轮底端调整。
为缓解行业供给过剩的情况,政策和市场双双介入试图调整供给侧结构。工信部出台相关文件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产计划,通过提高资本金比例等方式提高新建项目门槛,同时对技术更新、性能提升等提出一定要求,对行业供给端增长形成约束;行业内持续呼吁减少恶意的价格竞争,管控产能等,并通过自律公约等增强对行业内主要企业的约束,力争减少亏损面扩大,但公约执行情况受个体企业影响较大,整体效果受限。
同时,中国作为世界光伏组件生产第一大国,出口是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24年下半年起,整体出口形势趋于严峻,诸多国家纷纷设立贸易壁垒,且美国对东南亚光伏产能的双反政策影响仍待确定,出口结构面临一定的调整压力,同时出口价格呈下降趋势,整体出口环境下行。
2025年价格趋势预测
预计2025年,光伏组件价格将继续处于接近成本价的低位调整但进入尾部阶段,整体不存在大幅下降可能但上行存在压力,2025年底及2026年初价格有望迎来拐点。
光伏组件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成本和供需关系。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光伏组件的销售价格会逐渐向成本接近,甚至部分企业为了减少库存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销售,造成了光伏组件价格的下行压力。因此短期内,光伏组件的价格变动趋势仍以成本变化为主导。
成本方面,光伏组件成本主要包括电池片、玻璃、胶膜以及人工成本等,近年来随着光伏组件市场竞争加剧,在头部光伏企业持续精细化管理下,人工和管理成本基本已经压缩到极致,电池片成为光伏组件成本变化的主要因素。由于多晶硅前期供给激增等原因导致2023年以来价格持续承压,2024年上半年甚至跌破成本价,且由于项目投产的滞后性,2024年预计多晶硅产能仍将增加,截至2024年10月末多晶硅库存约35.80万吨且仍呈缓慢上升趋势,虽然多家企业通过降低开工率、减少产能新增速度等方式主动调整产能,行业出现产能出清迹象,但整体调整速度和力度有限,叠加美国对多晶硅、硅料等关税提高,预计2025年硅料价格仍处于底端。光伏组件的成本近年来快速下降,目前光伏组件的平均成本(不含折旧、不含税)在0.60-0.62元/W左右,且随着硅料价格下行、技术改造提升继续呈下降趋势。
基于目前光伏组件的成本,行业呼吁投标价格不得低于0.68元/W以保证企业不进行亏损出售,但从2024年下半年行业中标情况来看,虽然头部企业基本遵守公约且试图提高组件价格,但仍有二线企业通过低价竞争,对市场秩序产生一定干扰,在光伏组件同质化较高的情况下,如果二线企业不能积极响应或者招标方不能拒绝低价诱惑,长期来看价格底线的防守存在阻碍。
考虑到供需压力及行业竞争格局,预计2025年光伏组件价格仍将处于低位调整阶段,且部分小企业可能会加大清库存力度以求生存,或造成阶段性价格压力,长期不会存在大幅下降可能但上行存在压力。随着产能调整和出清,预计2025年底及2026年初供需格局有望改善,光伏组件价格或迎来拐点。
行业挑战与机遇
高效大组件需求增量和出海为企业带来新机会,政策和行业自律持续发力有利于改善行业环境,但产能过剩、价格竞争、海外风险和技术压力并存;本轮调整致企业经营承压,企业需专注于微利运营和技术创新,洗牌后2025年底及2026年初有望迎来供需改善与新发展格局。
2025年,光伏制造行业在下游仍有增量的情况下,要把握市场对高效大组件的需求,提高产品效能,在增量争夺战中取得一席之地。产能出海为行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本土竞争加剧及出口壁垒促使各环节头部企业加速布局海外市场。同时,政策的推动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国内供给侧改革推进、降息周期开启以及多部门对光伏产业的高度重视,都有利于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然而挑战也不容忽视,产能过剩问题严重,硅片、电池、组件产能超出市场需求,短期内产能利用率难以提升,尽管价格下跌和政策推动有助于产能出清和升级,但各企业的扩产计划使得这一问题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有效解决。价格竞争激烈,超低价中标案例不断出现,整个产业链价格承压,企业盈利能力受到严重影响,虽然行业呼吁停止低价内卷,但效果仍具有不确定性。海外环境复杂,贸易保护措施不断增加,使企业面临价格波动、利润下滑和出货量不稳定的风险。技术迭代压力大,企业需要持续进行大额研发投入以保持竞争力,产能更新和扩张带来资金开支需求,财务风险突出。
在短期内,本轮调整对行业内企业带来巨大的经营压力,头部企业高企的研发成本不利于其参与价格竞争,中小企业不能坚持长期破价竞争,行业无法长期维持较低的开工率,势必有企业在本轮调整中被淘汰出局,也会有企业因为技术突破重构光伏组件的格局。在本轮调整阶段中,企业需专注于在利润空间极低甚至亏损的情况下维持运营,撑过黑暗阶段,或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寻求下一个增量爆发点,避免淘汰出局。调整洗牌后,预计在2025年底及2026年初,供需关系有望改善,行业价格重回理性,光伏制造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格局。
报告声明
本报告分析及建议所依据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依据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依据本报告提供的信息进行证券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概不负责。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大公国际,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