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石光银有些绝望,种下的6万亩林场被纳入生态林,禁止砍伐,手里握着的几千万资产换不成钱,每年还待亏好几十万,万念俱灰下,转机有没有出现了?后来又发生了什么? 1958年,陕北榆林,铺天盖地的黄沙席卷而来,年仅六岁的石光银连同他的小伙伴在沙尘暴迷失方向,当他的家人发现他时,他浑浑噩噩,不知道自己已经来到了几十公里外的内蒙古。 他的小伙伴,则永远消失在了黄色的风暴中,沙子,在幼小的石光银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随后的日子里,他总是望见大人忙忙碌碌地准备搬家,他还不明白。 但他却看见,沙子,总是紧紧跟随身后,“这片地,能长出粮食,养活人,谁愿意整天跟沙子打交道?”长大后的石光银,将这句话紧紧刻在了心底。 1984年,石光银踏上了治理黄沙的征途,他放弃了体面的工作,远离了安稳的生活,甚至变卖了家产,只为了一个机会,跟沙子拼命的机会。 石光银承包了3500亩荒沙地,亲人朋友都觉得他疯了,可石光银已经铁了心要一条路走到底,怎么劝阻都无济于事。 在治沙方面,决心可比不上经验,第一年,石光银栽下的树苗全部枯死,一整年的努力付之东流,沙漠依旧是一副死寂的面孔,依旧寸草不生。 石光银沉默地离开了,与沙子斗,需要的是智慧,第二年,他卷土重来,带着更为先进的治沙措施与更多人的支持,石光银一雪前耻,3000亩沙地披上绿装,成效显著。 1987年,石光银望向了“狼窝沙”,那里是名副其实的“生命禁区”,风大、沙多、干旱,每一项难题的解决,石光银不知要费多少心血,几年间他和村民,走南闯北,翻山越岭,不断寻找合适的树种,同时四处“拜师学艺”。 苦心人,天不负,一片片绿洲开始在“狼沙窝”崛起,望着郁郁葱葱的树林,村民们欢呼雀跃,石光银眺望远方,仿佛间望见了年少时的自己喊着那句,“有一天我能把这沙治住,那就不枉活一回!” 1997年,石光银的林地已经能够产生相当高的经济效益,一切都在欣欣向荣时,转变来了,国家下了新政策,他的林地被划为生态林,不能随意砍伐。 这一下断绝了石光银的经济命脉,不仅不能赚钱,光是每年维护林地的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林地是说什么也不能放弃的,石光银无奈只能另谋出路,他开始搞起了养殖业,利用林地的天然优势,取得不小的成功,这当然也并不是一开始就能成功的,期间的艰辛与委屈,只有他本人能体会了。 为了治沙事业能够长久的做下去,石光银让自己的家人也加入到了治沙队伍,他的儿子从小耳濡目染,对治沙有着崇高的敬仰,同时,他也将年轻的生命献给了这个伟大的事业。 白发人送黑发人,石光银一时难以接受,可为了儿子的遗志,他不能倒下,强忍着悲痛的石光银很快振作起来,并尝试将孙子石健阳引领上治沙的道路。 三代人的努力换来了如今沙漠的绿洲花海,千年之前,这里也曾是一片绿洲,不知何时,这里又有着“死亡之海”名字,可喜的是,它现在又有了“土豆之乡”的称号,2021年,石光银被授予七一勋章,他的荣誉与成就将永远刻在人们心中。 信息来源:“七一勋章”获得者|荒沙碱滩的征服者:石光银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21-10-08 15:29:10
标题党,拉黑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