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4月,考古工作者在清理一座唐代古墓时,无意中看到一只空心的银手镯,手镯里边竟塞着一张纸,从而,一个“惊天秘密”被揭开了! 1944年4月,四川大学的一次校园扩建工程,意外地拉开了一场尘封千年的历史发现序幕。 就在工人们日复一日地挖掘土方时,铁锹碰撞到了一些带有纹路的砖块,随之而来的,是一场发掘工作的展开。 这些砖块下隐藏的,并非普通的建筑废墟,而是四座深埋地下的古墓。 学校很快通知了当时的考古专家冯汉骥教授,他在历史和考古界享有盛名,曾参与过殷墟等重要遗址的发掘。 当冯教授带领团队赶到现场时,四座墓葬的轮廓已逐渐显现。 这四座墓葬中,三座被确认是南宋时期的普通平民墓,而另一座,形制独特、随葬品丰富,很可能来自唐代,这座唐代墓葬迅速成为发掘工作的重点。 打开棺椁时,现场气氛陡然紧张起来,墓主人的遗骨几近风化,但右臂上的一只银手镯却格外醒目。 手镯虽有些锈迹,却依然保存完好,仔细观察后,冯教授发现手镯中空,透过裂缝依稀可见有一张卷起来的纸。 他小心翼翼地将纸取出展开,眼前的发现令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这是一份精美的《陀罗尼经咒》。 《陀罗尼经咒》是唐代佛教重要的宗教经典之一,这份经咒采用唐代特有的茧纸印刷,质地轻薄却坚韧。 经咒的设计充满宗教和艺术元素,中央是一尊六臂菩萨,周围环绕着四尊小佛像,刀工线条流畅,布局特别的精美。 边缘的文字也是清晰可见,写着“成都府成都县龙池坊卞家印卖咒本”。 这一简单的标注,瞬间揭示了唐代成都版印刷业的发达程度,也让这份经咒的意义更加深远。 雕版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而《陀罗尼经咒》的发现,将其历史追溯到了唐代中叶。 通过印刷内容及纸张的分析,专家推测这份经咒的制作时间大约在公元8世纪,比敦煌藏经洞发现的《金刚经》还早数十年。 这使得《陀罗尼经咒》成为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之一,具有世界范围内的历史价值。 银手镯中为何会藏着这份经咒?这是考古学家们关心的另一个问题。 通过对唐代文化的研究发现,经咒作为随葬品并不少见。 在佛教文化盛行的唐代,人们相信持诵或佩戴陀罗尼经咒,能够驱邪避灾、消除业障,甚至帮助亡者超度,避免堕入地狱。 因此,这份《陀罗尼经咒》被精心地放置在银手镯中,成为墓主人最后的精神庇护。 唐代是佛教发展的高峰期,而佛教对印刷术的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 雕版印刷术的雏形可追溯至东汉时期的刻印和拓片工艺,到了隋唐时期,随着文化和宗教的繁荣,雕版印刷术逐渐成熟,并广泛用于佛教经文的传播。 《陀罗尼经咒》的发现,正是这一历史进程的见证。 不仅如此,经咒上的标注还透露出唐代成都作为经济和文化中心的重要地位。 标注中的“卞家”表明,当时成都已经出现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印刷坊,专门从事佛经印制及销售。 这种商业化运作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开放和手工业的高度发达。 成都的造纸业更为雕版印刷提供了技术支持,例如唐代著名的薛涛笺,以其优质的纤维和独特的色彩成为印刷用纸的上佳选择。 这次发现还揭示了唐代成都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 大量寺院成为佛教教育和文化传播的中心,雕版印刷术的普及既满足了宗教传播的需求,也推动了社会文化的进步。 这样的发展并不仅限于中国内部,还通过了丝绸之路对周边国家有了影响。 1966年,韩国的庆州佛国寺释迦塔中就发现了一份《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这份经书的印刷技术与材料,均与中国唐代的雕版印刷术密不可分。 可以推测,唐代雕版印刷术正是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了新罗、日本等地,对这些地区的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回到四川大学的这次发掘,《陀罗尼经咒》的意义远不止于一份古老的佛经,它承载了唐代雕版印刷术的成就,也见证了佛教文化与技术的交汇。 雕版印刷术不仅推动了佛教的传播,还降低了知识的传播成本,使得更多普通人能够接触到文化和宗教知识。 这一发现还为我们深入了解唐代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物证,唐代的经济繁荣、宗教信仰和技术进步,在这份经咒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尤其是经咒边缘的标注,让我们窥见了唐代印刷业的商业化运作,也从侧面证明了成都作为文化和经济枢纽的重要地位。 墓主人手臂上的银镯,就这样成为穿越千年的历史“信使”。 从偶然的工地发现到对一段文化历史的深刻解读,《陀罗尼经咒》为我们展示了唐代社会的一个微小切面,却揭示了巨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这不仅是一次考古的成功,也是对中华文化传承和技术发展的有力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