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加
《四库全书·新仪象法要》所记载的水运仪象台
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清华大学成功复制了一千年前北宋的水运仪象台,即天文钟,不久将在要建成的清华科学博物馆展出。
这座水运仪象台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机械钟表,是由北宋的天文科学家苏颂等人制造。
据《宋史·苏颂传》,苏颂生于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十二月,福建泉州南安人。庆历二年(1042)中进士,先任地方官,后改任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等职。宋哲宗时期,先后任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晚年入阁拜相。
苏颂出生在官宦家庭,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以及天文历法的熏陶。其孙苏象先在《魏公谭训》中这样记载:苏颂小时,曾祖母房中就有北极、北斗四圣像,家中还收藏有浑天仪的小样,这都成了他儿时的玩具。
16岁时,苏颂父亲在扬州任通判,让他作《夏正建寅赋》(夏正建寅,是指夏历中以寅月为正月)。赋成,父亲看后也非常满意:“夏正建寅无遗事矣。汝异时当以博学知名也。”
其后的科举考试中,苏颂先后两次以天文历法为内容,写下了《斗为天之喉舌赋》《历者,天地之大纪赋》两篇文章,他利用自己的天文学知识,纵横驰骋,深得主考官的赏识。尤其是在中进士的考试中,欧阳修读后很是感慨,将苏颂列为第一。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同榜的还有王安石。
苏颂入朝为官后,遍览皇家藏书,刻苦钻研天文历法知识,为以后制造天文仪器打下了基础。
那时,宋代已经制造过一些大型天文仪器,有至道元年(995)的铜浑仪、大中祥符三年(1010)的龙图阁浑仪以及皇祐三年(1051)的新浑仪等。熙宁年间的科学家沈括对这些仪器进行了改造,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由于技术受限,精确度不高,已经不能适应观测天象,测定节令和报时的需要。因此,宋廷急需研制更精巧的新仪器,这个责任自然就落到了深谙天文历法的苏颂肩上。
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十一月,诏命苏颂制造新的浑天仪。为了更好地研制新的浑天仪,苏颂立即召集天文历法官员,一面收集天文资料,一面开始寻访有天文专长的人才。
他先是发现了精通《九章算术》、掌握“测天之术”的韩公廉,于是奏请皇帝,调韩公廉协助他。接着,苏颂发现了寿州州学教授王沇之,学有专长,将其调入汴京,“充专监造作兼管勾收支官物”。他考察太史局和翰林天文院时,选出“夏官正周日严、秋官正于太古、冬官正张仲宣”等人,与韩公廉同充制度官,“局生袁惟几、苗景、张端,节级刘仲景,学生侯永和、于汤臣测验晷景刻漏等,都作人员尹清部辖指画工作”,也就是由尹清统管全部组织工作。
苏颂上疏奏请宋哲宗设立研制水运仪象台的专门机构——元祐浑天仪象所。皇帝奏准后,各项工作全面展开。从设计图纸到水运实验,从木制模型到观测天体,苏颂都是精心审核,反复试制。
首先,在充分研究前人资料与仪器的基础上,韩公廉初步设计《九章勾股测验浑天书》。苏颂审核后,命韩公廉“造到木样机轮一座”。
元祐三年(1088)五月,制作出了“小样”。宋哲宗与百官对小样的试验都很满意。接着十二月大木样制造完毕,经过充分准备,演示又取得了成功。“闰十二月二日具札子取禀安立去处,得旨置于集英殿。”这是研制的第一阶段,即大木样的研制过程。
第二阶段是铸造铜制的浑天仪。铸造之前,翰林学士许将等人再次检验大木样的测试结果是否准确。“元祐四年三月八日(许)将与周日严、苗景昼夜校验,与天道合,诏以铜造。”
经过三年的精心研制,新的浑天仪终于造成,用铜约两万斤。因为它是由水力推动枢轮起动机器运转,所以称为“水运仪象台”。“元祐七年六月,元祐浑天仪象成,诏三省、枢密院官阅之。”在御前演示和观测实验中,水运仪象台受到宋哲宗以及三省、枢密院、太史局等官员的一致好评。宋哲宗把水运仪象台命名为“元祐浑天仪象”,并指示安放在“合台”,即水运浑象台上。
这座水运浑象台,高35.65尺,约12米,宽21尺,约7米,相当于现在一座四层高的住宅楼房。
《宋史·苏颂传》中记载,“为台三层,上设浑仪,中设浑象,下设司辰,贯以一机,激水转轮,不假人力。时至刻临,则司辰出告,星辰隧度所次,占候则验,不差晷刻,昼夜晦明,皆可推见,前此未有也。”在《宋史·天文志》中也有记载:“上置浑仪,中设浑象,旁设昏晓更筹,激水以运之,三器一机,吻合蹄度,最为奇巧。”
水运仪象台共三层:上层装有由龙柱支撑的浑仪,设有启开顶板,雨雪时封顶,以防对仪器的侵蚀,观测时可以自由拆开。
中层设有浑象,即天球仪,昼夜自动旋转,旋转一周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同,可准确地再现出不同时刻的实际天象。浑仪的望筒能随被观测的天体同步运动。
下层是报时的五层木楼,能报时报刻,即机械时钟。第一层木楼有三个门,到每个时辰的时初,有穿红衣的木人在中门击鼓。第二层,每逢时初时正,手擎报时牌之木人即出现于中门。第三层专报刻,届时亦有手擎报刻牌之木人出现。第四层木人敲铃,做打更状,报晚间时刻。第五层木人专报日出日入。
水运仪象台不需要人力控制,其动力机械是一个由三十六个水斗和钩状铁拨构成的枢轮,即水轮,枢轮顶端有起到杠杆作用的“擒纵器”。枢轮由水流量和擒纵器控制,按一定的速度运转,进而带动整个仪象台的运转。整座仪器既能观测天文星象,测出日月星辰的位置,又能用于计时报时。构思巧妙,制造精良。
苏颂将浑仪、浑象、司辰三器组合成一个整体,这是水运仪象台的最大特色,也是我国古代天文机械制造史上的一大创造。
绍圣元年(1094)十月,在水运仪象台试用两年之后,宋哲宗再次下诏,校验新旧浑仪的优劣。参与比较的新旧浑仪有四台:“在测验浑仪刻漏所曰至道仪,在翰林天文局曰皇祐仪,在太史局天文院曰熙宁仪,在合台曰元祐仪。”在礼部、秘书省主持下,集新旧浑仪的局官,共同测验。结果,还是苏颂的水运仪象台(即元祐仪)最精密。
水运仪象台铸造竣工后,苏颂奉诏“记其制度”,将其设计原理、全部设计图样以及图样的文字说明汇集成书,撰写了《新仪象法要》一书,书中“凡六十图,图各系说,颇为详悉”,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最完整、代表宋代最高水平的天文机械及其图样的专著,这部书后来收录到《四库全书》中,得以流传下来。
晚年的苏颂,仍然对星空充满了热爱,他一边观看天空的星象,一边在孙子苏象先的头上、背上用手点画,向子孙们讲解天文学的知识。《魏公谭训》这样记载:“祖父仰瞻星宿躔(chán)度,常于小子首背上提之,使知星命。谓子孙曰:‘悬象昭然如此,汝不虔奉,乃欲求之杳冥乎?’”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五月,一代天文科学家苏颂去世,享年81岁。
1956年3月,英国著名科学家约瑟在研究了苏颂的水运仪象台后,写出《中国的天文钟》的论文,给予“水运仪象台”极高评价。他还把苏颂《新仪象法要》一书译成英文,轰动了国外的科学界。他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苏颂把时钟机械和观察用浑仪结合起来,在原理上已经完全成功。因此可以说他比罗伯特·胡克先行了六个世纪,比方和斐先行了七个半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