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粟裕收到日伪军中将送来的一包烟,粟裕接过香烟,大惊失色,他迅速打开烟盒

超哥评历史 2024-12-18 14:46:55

抗战时期,粟裕收到日伪军中将送来的一包烟,粟裕接过香烟,大惊失色,他迅速打开烟盒,从中取出一张纸条,读完之后,粟裕将纸条烧毁,下令:“全军集合,关闭电台!”   .“好了,这次的会议就到这里,大家散会,准备撤离!”粟裕说完这句话之后,率先从座位上站起。   此时,粟裕的警卫员却突然走到他旁边,“这是有人让我给您的。”   “两包烟?这是…”粟裕仔细看了两眼,突然脸色大变,他迅速打开烟盒,拿出里面的一张纸条,看完后立刻对警卫员说道:”马上去追已经返程的干部,部队紧急集合,准备撤离,同时所有电台暂停发报!”   听到粟裕的命令,大家也知道出了大事,立刻去忙了。   那么,这两包香烟里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原来,送来这张纸条的人是潜藏在日军当中的我党高级卧底施亚夫,他和情报人员约定好的暗号是:“如果送两包“旧炮楼”香烟来,那就证明出了大事情,所以粟裕一看到两包“旧炮楼”香烟,就意识到事情不妙,等到粟裕看到里面的内容之后,这种不妙的感觉就被证实了,上面写着:“日伪军已得知开会地点,速转移。”   1942年,粟裕和谭震林、管文蔚、叶飞等人正在讨论如何应对日军的新一轮“清乡”计划,他们将开会地点定在了南坎,这个地方不仅地理位置极其隐蔽,而且两面环海,新四军是没有制海权的,所以按照一般情况,没有人能想到新四军会在南坎开会。   只是现在施亚夫却说会议地点已经泄露了,日军正准备对新四军发动大围剿。   粟裕的第一反应就是内部出现了问题,他立刻让部队准备转移,同时关闭所有电台,防止内奸进一步泄露情报,同时更改一部分的撤离计划,因为当时这场会议持续的时间很长,足足有一个月之久,有一部分干部已经先行离开了,粟裕要求部队立刻去追回这些人。   当时的新四军干部们走的路线都各不相同,好在派出去追赶的都是新四军最精锐的战士,他们的速度很快,但是在追赶管文蔚的时候遇到了一点麻烦,当骑兵到达的时候,发现管文蔚已经去了下一个地点,骑兵只能步行前往,还在下一个地点遇上了日军,幸亏新四军战士机智勇敢,最后才终于在管文蔚踏入埋伏圈之前截住了他。   在这些干部回来之后,粟裕又制定了新的撤离计划。不过他要在撤离之前将新四军里的内奸揪出来,要不然之后的撤离计划可能还是会让人提心吊胆。   粟裕组织人员对所有能接触电台的人进行了清查,最后他们在一位新四军通讯员的住处发现了大量金钱,经过审讯,这名通讯员承认自己被日军收买,泄露了撤离计划。   日军第60师的师长小林信男在得知这次信心满满的作战计划居然扑空之后,当即大怒,他将所有的日军军官都叫了过来,一通大骂,当时任伪七师中将师长的周亚夫也在其列。   小林信男骂完之后,也冷静了下来,他回想起自己最近这段时间的军事行动屡次失败,他也开始怀疑是不是有内奸了。   “你们是不是有人背叛了?”小林信男说完之后,慢慢扫过每一个下属的脸,他们都低下头不作声。   施亚夫心里一惊,万一小林信男把这些人都查一遍,那自己岂不是要暴露?想了一会,他决定主动出击,低声说了一句:“我就说情报不对嘛,新四军怎么会去南坎开会?”   原来,当初日军召开作战会议的时候,施亚夫为了确定新四军内部有没有奸细,故意对小林信男的作战计划提出怀疑,说南坎两面环水,新四军不可能去那里开会。 小林信男当时正高兴,告诉了施亚夫这个消息是由日军的高级卧底传出来的,一定无误。现在施亚夫又提起这件事,让小林信男觉得是那个卧底没有核实好信息,倒是施亚夫判断准确,是个可靠的人,就这样施亚夫摆脱了嫌疑。   后来,施亚夫继续给我党传回了很多情报,日军看着情报不停外泄,也怀疑到了施亚夫身上,为了避免身份暴露,施亚夫带着部队起义,最后成功回到了根据地。   施亚夫回来之后,得到了根据地战士们的热情欢迎,情报工作者也是战争当中的重要部分,这些情报工作人员冒着巨大的风险,给我党带来一封又一封的情报,这些情报为战争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0年11月23日,施亚夫在南京逝世,享年96岁。

0 阅读:679

评论列表

蕊蕊

蕊蕊

5
2024-12-25 19:26

勿忘国耻,牢记历史,向先烈们致敬!

超哥评历史

超哥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