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5年68岁朱元璋去看望70岁老友汤和,朱元璋一进门,只见汤和已中风,不能说话了,直流口水,来看望汤和之前,朱元璋刚刚诛杀了宋国公冯胜,明朝开国六公爵一个不剩,汤和用一种乞求的眼光看着朱元璋,好像在问陛下,您真的一个都不留吗? 洪武元年春天,朱元璋登基称帝,建立大明王朝。他册封了六位开国功臣为国公,分别是魏国公徐达、曹国公常遇春、平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和信国公汤和。这六位开国功臣,每一位都曾在明朝创建的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徐达是朱元璋最倚重的大将,在攻打元朝都城大都的战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常遇春则以善于谋略著称,在平定陈友定、张士诚等割据势力的战斗中屡建奇功。 李文忠不仅是开国名将,还是朱元璋的侄子,在北伐和收复云南的战役中屡显身手。冯胜以善于用兵闻名,曾率领大军征讨北元残余势力,多次取得重大胜利。 邓愈在军事上的才能同样出众,曾平定湖广、四川等地的叛乱。汤和虽然军事才能不及其他几位功臣,但他在浙东击败方国珍、平定福建等战役中也有重要贡献。 然而,随着统治地位的稳固,朱元璋对这些开国功臣的态度逐渐发生了变化。从洪武十年开始,这些功臣陆续遭到清算。 常遇春最早离世,在洪武十二年因病去世。李文忠在洪武十七年被以谋反罪处死。邓愈在洪武十九年被以贪污受贿的罪名下狱,不久后死于狱中。 徐达虽然一直深受朱元璋信任,但在洪武十八年也因病去世。到了洪武二十七年,已经年过古稀的冯胜被朱元璋以"纵子骄横"的罪名处死。 冯胜之死,标志着开国六公爵除汤和外已经全部消失。从洪武元年到洪武二十七年,短短不到三十年间,这些为大明开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将领,一个接一个地倒下。 朱元璋对功臣的清洗,不仅仅针对这六位国公。据统计,在洪武年间,被朱元璋处死的开国功臣及其家属多达数万人。每一次清算,朱元璋都会找到"合理"的借口。 有的被指控谋反,有的被指控贪污,有的则是因为子孙骄横跋扈。在朱元璋看来,这些功高震主的开国功臣,已经成为他统治的潜在威胁。 他们手中掌握的军权,他们在民间的威望,他们与将士们的深厚感情,都让朱元璋感到不安。尤其是在经历了胡惟庸案、蓝玉案等一系列事件后,朱元璋对功臣的猜忌达到了顶点。 在所有开国功臣中,汤和的表现堪称独特。作为朱元璋的发小,他比其他功臣更了解这位皇帝的性格和行事作风。 从朱元璋还是和尚时期,汤和就已经看出了他的不凡之处。在郭子兴麾下,汤和主动向上级推荐了朱元璋,这一举动为日后两人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随着朱元璋的势力不断壮大,汤和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识。他深知自己的军事才能不及徐达、常遇春等人,因此在战场上从不逞强好胜。 在攻打常州、浙东和福建等战役中,汤和都是稳扎稳打,不求大功,只求不出差错。这种务实的态度,恰恰赢得了朱元璋的信任。 洪武二十一年,六十四岁的汤和做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决定。他主动向朱元璋请求解除军权,表示自己年事已高,想要归隐故里。 这个决定恰到好处地迎合了朱元璋的心意。当时朱元璋正在考虑如何削弱老将们的军事权力,汤和的请求为其他将领做出了表率。 回到凤阳老家后,汤和过起了与世无争的生活。他从不参与地方事务,也不与当地的权贵来往。 即便在享受荣华富贵时,汤和也始终保持着警惕。他将朝廷赏赐的财物大多分给了乡亲,自己则过着相对简朴的生活。 对于子女的教育,汤和尤为严格。他要求子女们谨言慎行,不得仗势欺人。这种严格的家教,使汤和家族避免了其他功臣家族的覆灭命运。 每年正月初一,汤和都会按时进京朝见朱元璋。在这些会面中,他始终恪守着一个原则:不谈国事,只叙旧情。 两个老人的对话,更多是回忆年少时的趣事和患难与共的岁月。这种纯粹的友情交往,让朱元璋倍感亲切。 在凤阳的日子里,汤和虽然纳了百余名妾室,但从不干预朝廷政务。他将自己完全隔离在政治漩涡之外,专心享受晚年生活。 每当遇到昔日的老乡,汤和总是表现得十分热情。但他绝不在这些场合谈论朝廷大事,更不对时局发表评论。 他既不结党营私,也不干预朝政,更不培植私人势力。 洪武二十七年,已经六十八岁的朱元璋突然传召七十岁的汤和入京。 然而,当汤和坐着马车从凤阳赶到南京时,迎接他的并非严厉的审问,而是一场特殊的君臣相见。这时的汤和已经病重,甚至无法站立。 这场会面中,朱元璋一反常态,没有提及任何朝政大事。 洪武二十八年农历八月,汤和在家中安详离世。当消息传到南京时,朱元璋表现出了罕见的悲痛。 朱元璋下诏追封汤和为东瓯王,谥号襄武,并下令在安徽蚌埠曹山南麓为其修建陵墓。 汤和的墓至今仍完好保存在蚌埠,这也是明初功臣中少有的陵墓能够保存完整的例子。每年清明时节,当地百姓仍会前往祭拜。
曹国公不是李文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