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9年,慈禧请谭鑫培进宫,给囚禁中的光绪唱戏,庆贺生日。谭鑫培唱着唱着,突然

从南谈历史啊 2024-12-17 18:44:16

1899年,慈禧请谭鑫培进宫,给囚禁中的光绪唱戏,庆贺生日。谭鑫培唱着唱着,突然,“扑通”一声,朝慈禧跪下,一边唱戏文,一边连连磕头。额头上磕出的血,在一片素衣缟服中特别鲜红。 戊戌政变后,六君子惨遭杀害,光绪帝也被慈禧太后囚禁在中南海瀛台。 但1899年,光绪帝生日这天,太后还是设宴为他庆贺。 她特意召来谭鑫培助兴,只是不知这位艺术大师会献上怎样的礼物。 谭鑫培来到宫中,身着素衣,神情肃穆。 他并没有演唱什么吉庆的曲目,反倒唱起了哀悼意味浓重的《连营寨》。 这出戏本是描述刘备悼念结义兄弟关羽、张飞的,拿来给寿星唱,实在是太不吉利了。 慈禧太后虽然不悦,却也没有出言喝止。 但谁都没想到,谭鑫培唱着唱着,竟然突然"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他一边流泪一边磕头,嘴里还念念有词。原来他是借戏恳求太后,希望能够放了光绪,给他自由。 满朝文武都被谭鑫培的举动吓呆了,谁也不敢上前阻拦。 只见他一个响头接着一个响头,磕得满头是血,在一袭素衣的衬托下分外刺眼。 慈禧铁青着脸,一言不发地起身而去。但走出一段距离后,她还是回头吩咐太监李莲英,赏赐谭鑫培几棵上等的高丽参,权当是今天的额外赏赐。 这一跪,谭鑫培跪出了自己的血,也跪出了他的勇气和正义感。 作为一介戏子,他没有资格与慈禧讨论国事,但他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心意。 谭鑫培的这个义举,也成为了后世艺人们竞相传颂的佳话。 谭鑫培作为中国京剧界的传奇人物,不仅以其精湛的演技而闻名,还开创了独具一格的艺术流派——谭派。 作为主攻老生的演员,谭鑫培在京剧的演绎上不仅具备深厚的基础,更在学习过程中博采众长,吸收了多种风格与技巧,最终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 谭鑫培的艺术生涯始于他年轻时的艰苦训练,他在众多师傅的指导下,努力吸取各家所长,力求在表演中体现出更为丰富的情感和技巧。 经过多年的磨砺,他的表演逐渐成熟,最终独立成为京剧界的佼佼者,开创了谭派。 这一流派不仅在当时影响深远,至今仍对京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谭鑫培的演出风格以其独特的表现力和应变能力而著称。 在一次演出《黄金台》中,他因一时疏忽未能佩戴传统的乌纱帽。 当他匆忙上台时,发现自己只束了头巾,面对观众的窘迫局面,他毫不慌张,巧妙地用台词化解了尴尬,机智地说道:“国事乱如麻,忘却戴乌纱。” 这一应对不仅展现了他的临场反应能力,也让在场的观众对他的才华赞叹不已。 谭鑫培的成就并非偶然,而是他长期以来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与不断探索的结果。 他在表演中注重情感的真实流露,善于通过细腻的表演技巧传达角色内心的复杂情感。 这种对表演艺术的执着,使得谭派不仅在技艺上独树一帜,更在文化传承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谭家除了在中国京剧界的影响深远,在公益事业方面,其家族的传统与精神更是代代相传。 作为谭家的一员,他在事业成功的同时,始终没有忘记回馈社会。 在抗美援朝期间,谭鑫培的贡献尤其突出。他将约70%的收入用于支持国家的需求,甚至捐赠飞机和大炮。 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影响了他的家族,特别是后代的成长。 谭孝曾作为谭鑫培的孙子,常常听父亲讲述祖父和祖父的故事,感受到那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他的眼中,慈善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传承的责任。 如今,谭家的下一代继续发扬这一优良传统。 谭正岩作为年轻一代的代表,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 他不仅自己参与各类慈善活动,还积极号召身边的人加入。 在剧院外,他常常帮助观众推轮椅,为行动不便的人提供便利。 对于患癌病人的支持,他更是组织义演,筹集资金,传递温暖。 谭家对公益的关注并不仅限于金钱上的捐助,谭家族人以身作则,通过实际行动影响周围的人。 谭正岩的努力不仅在于帮助个体,更在于倡导一种社会责任感,鼓励更多人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 他坚信,祖先的优秀传统永远不会过时,而这一信念也随着几代人的言传身教,深植于他们的血脉之中。 在谭家,做事情要对得起“谭”字,这不仅是对家族声誉的维护,也是对社会的承诺。谭孝曾对这份责任有清晰的认识,认为每一代人都有义务传承和发扬家族的优良传统。 通过他们的努力,谭家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成就,更在慈善事业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家族文化的延续,展示了谭家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无论是谭鑫培的慷慨解囊,还是谭正岩的积极参与,都是对公益事业的真诚投入。 他们以实际行动告诉世人,艺术与慈善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和谐共存,互为促进的。 谭家在公益事业上的努力不仅是对祖辈精神的传承,也是对社会责任的积极承担。这样的传统在今后的岁月中,将继续激励着更多的人,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通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谭家族的慈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0 阅读: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