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看了心慌,百姓看了高兴,红军靠它扩充三十倍!
很多人都知道著名的“二八法则”:世界上20%的人拥有80%的财富。
在旧中国,实际情况更加离谱。
占农村人口不到一成的富农地主,却控制了超过7成的土地,极端地区超过八成九成。
一亿多农民因为没有地,过的连地主的牲畜都不如。
农民被抢了地,还要给地主当牛做马,凭什么?当然不行!
1930年10月,第一次反围剿战役打响。
4万红军诱敌深入,成功击溃前来“围剿”的十万国军。
第一段:土地革命等不得!除了毛主席的正确指挥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国民党方面错误的判断了红军人数。
也难怪国民党想不到。
刚上井冈山时,红军只有不到一万人,而此时,红军已有四万之众。
短短三年,就扩充了四倍有余,这其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土地革命。
土地革命是个什么?
简单说,土地革命的目的就是把以前地主老财霸占的土地还给农民,让农民吃饱肚子,过好日子。
种粮食的人没粮食吃,在旧中国一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
红军时期的土地革命从1927年10月开始,一直持续到解放战争爆发。
井冈山上,毛主席颁布《井冈山土地法》,赶跑了地主,把地给农民种。
农民之前给地主当牛做马一年,年底连自己家里的米缸都填不满。
而现在,红军把田给农民耕种,农民能留大部分。
被压迫已久的农民们总算看到了希望,饭桌上总算能多添一碗饭,衣服里少打一个补丁了。
然而这还不够,虽然这时候农民可以耕种土地,但土地还是归政府所有。
“钱”不在自己兜里,任谁都不安心。
意识到这一点后,党中央在赣南第一次党代会后,逐渐承认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不少农民兄弟第一次拥有自己的土地。
农民手里的土地越多,越能分清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的差别,越发支持共产党的领导。
不少人把自己的亲骨肉送进红军,刚开始,红军仅有一万多人,土改施行后,红军发展到巅峰时超过三十万人。
足足三十倍的差距,令人瞠目结舌,这就是土地革命的力量。
国民党这边对土地改革嗤之以鼻:以前没有地,农民不也活得好好的吗?任你红军说的天花乱坠,不还是要从农民手里拿粮食?
这种想法只会加速广大人民对国民党的失望。
不支持替老百姓说话的红军,难道等你国民党的贪官来抢粮?
随着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拥护红军,国民党上下逐渐察觉到了危机,对红军的围剿一次比一次猛烈。
直到第五次反围剿战役后,红军不得已开始长征。
除此之外,国民党高层利用舆论,大肆妖魔化共产党形象。
很多淳朴的百姓信以为真,滋生出对共产党的抵触心理。
但是红军队伍每到一处,就在当地分土地,开粮仓。
很快,百姓逐渐意识到国民党的欺骗,国民党越是宣传,百姓越是不信。
此后,红军逐渐站稳了脚步,转危为安。
可以说,土地革命在挽救红军命运上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也让共产党更加坚定了依靠人民的决策。
随着抗战爆发,政策适时变化。
这时候开始实行“减租减息”的办法。地主可以保留土地,但要给佃农减租。
这样一来,不仅减轻了农民负担,又争取到了大多数地主自发抗日。
此举大大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意义非凡。
抗战胜利后,中国未来命运走到了一个岔路口:是资本当政还是让人民做主人?
此时,国共双方力量差距极为悬殊:国军数量是解放军的四倍,武器装备也更加精良,又有西方国家支持,还占据着全国绝大多数重要城市。
反观我党一方,没人没枪没地,怎么打?
答案是依靠人民。
第二段 国民党输的一塌糊度淮海战役时,有个奇事:很多国军刚一开打,直接撂挑子坐在原地,坐等解放军前来俘虏自己。
战争愈发激烈,国民党高层却猛然发现:怎么“敌军”越打越多?
事实上,解放军确实“越打越多”。
一次,华野副司令粟裕向党中央报告:参战时,华野人数仅有三十六万人,战役牺牲十万五千人。而等战役结束,华野却有了五十万之众。其中,7成都是“解放战士”。
所谓解放战士,就是经过教育后编入解放军的国军俘虏。这是为什么?
当时,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谁包藏祸心,谁真正为他好,农民们心中自有一杆秤。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决定开展更进一步的土地改革,包括反奸、清算、减租、退租等一系列斗争,史称“五四指示”。
一句话概括,就是要让“耕者有其田”。
“指示”一经发出,解放区无数农民踊跃支持,开始了各类清算工作,
在晋冀鲁豫解放区,两千多万人口获得了新土地。
乘着这股浪潮,人心逐渐向共产党靠拢。
在政策开始实行的不到五个月内,就有三十多万人加入了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此后这个数字越来越大。
这还不是土地改革的全部“实力”。
195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土地革命进入高潮。
这次,地主对土地的所有权被正式废除,也让以后的土地革命运动第一次有了法律依靠。
为了保证土改的公平公正,党中央还向各地派遣小组,监督和指导土改不到四个月,仅临江、长白、海龙三县就分配土地超过四百万亩、牲畜三万多头。
共产党分土地,不是“坐在屋里造册子”,而是无论男女老幼公平分配,好地坏地合理搭配,甚至连房屋和田地的距离都考虑了进去。
在饭都吃不饱的年代,有人站出来给你分田分粮食,还不要任何条件,只要你好好种地,把肚子填饱,把日子过好。
试问,谁能拒绝?
共产党的旗帜,得到了民众越来越多的支持,而国民党的府衙门口只能闻到钞票上的血腥味道。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此消彼长之下,战争的天平逐渐倾斜,无论是长枪大炮,都打不穿人心的长城。
原本就是穷苦大众出身的国军士兵更没有了战斗的理由。
在国民党这里,拿命换粮食,打的还是给自己分地的恩人。
那还打什么,不如回家安心种粮食。
更多的国军士兵意识到了这一点,纷纷放下武器加入解放军,人数众多,一度成为解放军的主要力量。
解放战争胜利时,周恩来估计全军有6成以上都是国军那边收编来的。
由此可见,土地改革有多么深入人心。
而人心所向的人民解放军,更是所向披靡。
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歼敌150多万,背后都少不了人民群众的影子。
淮海战役更是被称作“小车推出来的胜利”。
543万老百姓,88万辆小推车,30万副挑子……
1460多万吨弹药、9.6亿斤物资……
难以想象的庞大数字,是人民群众坚定拥护解放军的真实写照。
在濉溪县的临涣镇,流传着一个感人故事:当地老乡去送物资,鞋子却不小心磨破了,为了按时完成任务,寒冬腊月,他打着赤脚就上了前线。
物资按时送到,老乡却被冻掉了四个脚趾,战士们流着泪把老乡的脚放在自己怀里。
然而战士们并不知道,老乡小推车里的,就是给战士们的棉服棉鞋。
有首民谣是这么唱的:“最后一把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
人心向背在歌词里体现的淋漓尽致,让这场战争在上谈判桌前就已经分出了胜负。
土地革命收获了人心,保证了战争长期进行。
可以说,解放战争的胜利,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土地革命政策。
然而,土地革命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甚至还遭到过很多批评和反对。
这是为什么呢?
第三段 拿困难当台阶虽然土地革命在红军和解放战争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在当时,推行土地改革困难重重,甚至遭到不少批评。
土地改革不是给农民群众分田地的好事吗?
令人没想到的是,土地革命政策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就来自于农民。
首先,可以耕种的土地就那么多,即使把地主的土地全部没收,也不够分给所有无土地的农民。
这就导致了很多地区为了分土地,不得不动原本中农的地。
如此一来,很多中农都对此表示不满。
自己不是吃人的地主,老老实实种自己的地,凭什么被当成地主没收土地?
毛主席也明确表示,不能把中农和地主混为一谈,甚至和贫农对立起来。
可就算如此,土地还是不够。
土地改革进行的越深入,这个问题就越突出。
除此之外,土地改革还间接导致了不良事件的发生。
经历了长期的被压迫,农民群众心里都憋着一口气。
而土地改革让他们有了一个合理的宣泄理由。
除了对地主、富农甚至中农不分缘由的折磨拷打外,农民打架斗殴事件也是时有发生,其中很多打架的理由甚至和土地都没有关系。
在决策层,王明等人的“左倾错误”也曾严重阻碍了土地革命的进行。
毛主席说:无论地主还是富农,可以改造的就要尽力争取。
所幸,作为一个如此重大的决策,土地革命不仅改革土地,还在不断改革政策本身。
在实践中,党的经验不断增长,逐渐意识到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及时提出了解决办法。
土地不够?那就开地拓荒,更加严格的丈量土地。
对于政策上的错误,中央批评了王明等人的左倾错误思想,同时确立了正确的分配政策。
经过一系列重要举措,襁褓里的土地革命才得以继续进行,才有了后来群众发自肺腑的支持和拥护。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粮食无论何时都是“硬通货”。
让人民吃饱饭,不仅仅是党的庄严承诺,更是曾几何时广大劳苦群众的殷切期盼。
如今,生活越来越好,我们更不能忘记那段艰苦的岁月,不能忘记无数前辈在这片沃土上所作出的努力和牺牲。
牢记历史,砥砺前行。
参考资料
1.土改运动中“左”倾错误发生的原因及防范--党史频道-人民网
2.解放战争时期辽宁地区的土地改革运动——程兆申-
3.论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运动_李雪强
4.各时期土地改革路线图
5.“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 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