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手哼一声: “我跟你没什么享受,只有吃不完的苦。”毛主席忍不住发怒了: “什么话!你跟我就是得吃苦,怕吃苦你就别来延安!”女儿生下后,旗手交给阿姨照看。她嫌阿姨是乡人,粗手粗脚,反应迟钝,还讲一口难听的本地话。她常向阿姨发脾气,引来毛主席严厉的批评 : “你为什么要发这么大脾气?弄得乌烟瘴气,大小不安宁。我们家里的工作人员都是劳动人民,是革命队伍里的一个小小组成部分,不是为侍候你一个人来的。你那些小资产阶级的习气要彻底改一 改!”然后出现了开头一幕。 毛主席本人一直以身作则,与平民百姓同甘共苦。他严格遵守普通群众的粮食定量规定,不搞任何特殊化。在灾荒时期,他毅然决定自己不吃肉,以节省粮食资源。据他的警卫人员回忆,毛主席曾坚定地说:“全国人民都在定量,我也应该定量。……我们就实行三不:不吃肉,不吃蛋,吃粮不超定量!”在国家最艰难的日子里,他曾经连续七个月没有尝过一口猪肉的味道,有时工作一整天,仅仅靠一盘马齿苋或炒菠菜来充饥。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华民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在民族大义面前,毛主席摒弃了政党间的利益纷争,全力推动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击日寇做好了充分的理论准备。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顺利召开,毛主席进一步从理论上阐述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重要性。随后,他提出了建立全中国反日“联合战线的政权组织”的构想,为全民族抗日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突然爆发,毛主席、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审时度势,迅速制定了应对策略,为争取和平、遏制内战危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最终,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国共第二次合作成功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建立,从而保持了有利于团结抗日的良好局面。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国内外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毛主席的果断决策和包容胸襟无疑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虽然成为了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但他始终保持着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时刻将人民群众的冷暖疾苦挂在心头。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同时苏联领导人也对我国进行逼债,使得人民群众的生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之中。为了帮助人民渡过难关,毛主席领导下的中共中央发出了号召,要求所有党的基层组织必须将“保人保命”作为首要任务,动员全国人民行动起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土地和资源,种植秋粮作物和蔬菜,以补充粮食的不足。为了应对饥荒,国家采取了粮食定量供应的制度,发放粮票,确保每一个公民都能得到一份国家供应的粮食。这种一人一份口粮的保证措施,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堪称伟大的创造和奇迹,它第一次在灾荒面前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所倡导的真正平等精神,以及对人民生命生活高度负责的态度。 刘伯承是毛主席最欣赏的军事人才。川黔联军迟迟无法攻克泸州,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便是联军内部各怀心思,进攻时往往相互观望,裹足不前,都妄图让他人成为牺牲品,自己则坐享其成。更有甚者,为了抢先一步,不惜将进攻的时间、兵力部署等核心情报暗中泄露给起义军,使得联军的行动屡屡受挫。 就在刘湘准备对龙头关发动总攻的前一天,刘伯承凭借敏锐的洞察力,提前获取了相关情报。他当机立断,立即将预备队调往龙头关,加强防御力量。夜幕降临,他又派遣了一个连的兵力,悄悄出城,在关外构筑起坚固的工事,严阵以待。 3月4日拂晓时分,刘伯承率领第二混成旅第一路兵马赶来增援,与敌人在磨刀溪一带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枪声昼夜不息,震天动地。连敌军指挥官唐式遵也不禁惊呼:“战争之剧烈,较前倍甚!”刘伯承数次组织部队发起反攻,但由于敌军据险而守,始终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于是,他果断撤退到长岭岗,采取攻势防御的策略,准备调整部署后再行攻击。 正当刘伯承在磨刀溪与敌军激战正酣之际,后方却突然传来了惊人的变故。诸位连续作战,确实辛苦至极。然而,要打垮北洋军,完成中山先生交付的讨贼使命,我们就必须有拼死力战的决心和勇气,方能救国保四川。眼下的形势已经十分明朗,如果我们明日再进军,恐怕会让叛逆杨春芳抢先一步占据万县,据城坚守。而如果我们立即进行奔袭,杨春芳必然措手不及。是选择攻坚城,还是奇袭取胜,请各位抉择。 大家一听这话,心中顿时明了,纷纷表示愿意不顾疲劳,誓死跟随刘伯承,指挥部队一路急进。他们从大溪口抢渡长江,迎面便发现杨部也正朝着万县开进。刘伯承当机立断,指挥部队先敌占领团寨子这一要害之地,随后发动猛烈进攻。杨春芳做梦也没想到刘伯承的行动竟然如此神速,一时间手忙脚乱,仓促下令应战,结果一触即溃,损失惨重。他只得率部掉头逃窜,清点之下,发现损失竟达六百余人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