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照片反映了1944年的12月16日,20万德国军队在1600门大炮和350辆坦克的支援下发动了希特勒的最后一场阿登攻势。 在这场战役中,约89000名美国士兵伤亡,使其成为二战期间美国经历的最血腥的战役之一。 阿登攻势又称为突出部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在西线发动的一次重大反攻行动,这场战役发生于1944年12月16日至1945年1月25日,以阿登森林地区为主要战场,是纳粹德国试图挽回败局的一次冒险行动。 一、历史背景 1944年6月,盟军成功实施诺曼底登陆,并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迅速推进,占领了法国的大部分地区。 1944年秋季,盟军已经进入比利时和荷兰,并逼近德国西部边境,然而,由于补给线的过度延伸和内部协调问题,盟军的攻势在德国边境附近放缓,尤其是在阿登地区。 对于德国来说,西线的局势已经非常严峻,东线的苏联红军正在逼近柏林。 希特勒认为,若能在西线发动一场突袭战役,击溃盟军并迫使其谈判,将可能扭转战争的不利局面。 因此,德国策划了阿登攻势,试图切断盟军的补给线,并夺取比利时的重要港口安特卫普。 二、交战双方兵力配置与指挥官 1.德国方面 ①总指挥官: 军事行动由希特勒亲自策划,主要由德国西线总司令格特·冯·伦德施泰特元帅和第五装甲集团军司令赫尔曼·霍特负责实施。 ②参战部队: 德军动用了约40万人,包括第六装甲集团军(由约瑟夫·迪特里希指挥)、第五装甲集团军和第七集团军,共配备了1400辆坦克和突击炮,以及大批步兵和火炮。 ③目标: 攻破盟军防线,迅速向西突进至马斯河,切断盟军补给线。 2.盟军方面 ①总指挥官: 美国第12集团军群司令奥马尔·布拉德利和英美联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统筹指挥,前线由乔治·巴顿和伯纳德·蒙哥马利等将领领导。 ②参战部队: 初期盟军在阿登地区驻扎的部队约23万人,包括美国第1集团军和第3集团军,后来增援部队将总兵力扩大到60万人。 ③防线特点: 盟军在阿登地区防守松散,认为此地地形不适合大规模装甲部队进攻。 三、战斗过程 ①德军的突袭(1944年12月16日) 德军以大规模的火炮轰击和装甲突袭打破盟军在阿登地区的薄弱防线,尤其是第六装甲集团军的快速推进给盟军造成严重损失。 由于天气恶劣导致盟军无法充分利用空中力量,德军初期进展顺利。 ②盟军的抵抗与调整 德军虽然突破了数个盟军阵地,但未能实现预期的快速推进,尤其是在巴斯托涅地区遇到了美国第101空降师的顽强抵抗。 盟军迅速调整部署,将乔治·巴顿的第3集团军调往支援巴斯托涅,并重建防线。 ③盟军反击与德军撤退(1944年12月26日-1945年1月25日) 随着天气好转,盟军重新获得空中优势,对德军实施猛烈的轰炸。 巴顿的部队成功解围巴斯托涅,并发动全面反攻,德军被迫撤退至原防线,战役以德军失败告终。 四、战役的结果 阿登攻势是德国在西线的最后一次重大反攻行动,并最终以失败告终。 战役中,德国损失惨重,约10万人伤亡,失去了大量坦克和车辆,进一步削弱了德国的作战能力。 盟军方面的伤亡也非常惨重,约9万人伤亡,但总体上仍维持了战场主动权。 五、阿登攻势的影响 ①对德国的影响 阿登攻势耗尽了德国的最后一次战略储备力量,使其在东线和西线都无力再组织有效的反攻,导致盟军在1945年春季的快速推进直至柏林。 ②对盟军的影响 盟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但也通过这场战役进一步加强了部队间的协调能力和战术调整速度,美国的军事力量和后勤支持能力在战役中得到了全面展现。 ③对二战进程的影响 阿登攻势标志着德国从战略防御转向全面溃败,战役的失败使希特勒的最后希望破灭,战争的结束变得不可避免。 六、总结 阿登攻势不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陆地战役之一,也是德国军队在西线的最后一搏。 尽管德军在战役初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由于战略目标过于冒险、后勤支持不足,以及盟军的顽强抵抗,这场战役最终未能改变德国战败的命运。 阿登攻势的失败进一步揭示了战争后期德国的综合实力已难以支撑其庞大的战略目标,同时也为盟军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
遇到1941年的德军试一下
登攻势不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陆地战役之一,也是德国军队在西线的最后一搏。 盟军在媒体上消灭了99%的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