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毛泽东一生的5大遗憾,鲜为人知。 第一:没有见到父母最后一面 1910年,毛泽东已然17岁了。这年夏天,他听闻湘乡县成立了一所别具一格的新式学校,毛泽东向父亲提出了前往那里读书的请求。在那里,虽然对传统的经书不太注重,更多教授的是西方的新学知识,毛顺生经过一番思考,最终还是答应了毛泽东读书的强烈愿望。 1913年春,他成功考入湖南省第四师范学校。到了1914年春,湖南省第四师范学校合并于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1918年毕业。 1919年的寒冬,毛泽东的恩师杨昌济在北京被重病缠身,不久便溘然长逝。但是毛主席正全身心地投入到驱赶湖南军阀张敬尧的行动之中,1919年10月的一日,一封加急家信递至他手。毛泽民在信中告知,母亲病重生命垂危。毛泽东心急如焚,即刻启程回韶山,可仍未能赶上与母亲见最后一面。不到半年,父亲毛顺生因伤寒病在家乡骤然离世,年仅50岁。双亲辞世却未能亲临送别,成了毛主席心中难以磨灭的伤痛与遗憾。 第二:没有留住最好的朋友,萧子升 人人都知道,如果说谁是毛主席最好的战友,朋友,兼知己,那一定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毛主席在读书时,其实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那就是萧子升。如果萧子升可以跟随毛主席一起革命,并且两个人可以走到最后,那一定是高山流水般的存在,然而最后二人还是分道扬镳。 萧子升,字旭东,他与青年毛泽东的缘分始于东山学堂,自那时起,二人便结下了同窗之谊, 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期间,他们二人皆对读书有着炽热的喜爱,常常沉浸于书海之中,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志向抱负、治学态度以及品行修养等诸多方面都极为相近。 据相关统计,在1915年6月至1916年7月这一年的时间里,毛泽东致萧子升的信件多达11封。但他们之间真挚的友谊逐渐产生了矛盾。毛泽东大力传播革命思想,试图通过组织与动员民众来推动社会变革。而萧子主张采取温和的革命方式,认为改革社会应当从教育入手。 由于思想上的巨大分歧,此后,萧子升固执己见,始终按照自己的意愿前行,最终投身于国民党的阵营。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之间的关系愈发疏远,后来甚至干脆断绝了来往。不知因何缘故,萧子升最终远走国外,在乌拉圭度过了余生。 第三,没有留住贺子珍 众所周知,在建国后一提起来“第一夫人”,大家都知道是江,但是大家都把一个人淡忘了,那就是毛主席的第二任夫人,贺子珍,1937年离开了延安,当时如果毛主席留住贺子珍,或许后面的历史大不相同,但历史没有如果。 1937年贺子珍离开延安之后,时光悄然流转,整整十年过去,当她再次归来时,命运却已悄然改写,谁都未曾料到,此后他们竟再也无缘相见。 自1937年那次分别起,毛主席与贺子珍在余生之中仅仅有过一次会面,而这次会面发生在1959年的庐山会议期间。当她终于见到毛主席时,千言万语似乎都在那一刻凝噎。两人在那静谧的氛围中交谈了将近一个小时,曾经的过往、分别后的经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那些难以言说的情感都在对话中若隐若现。 这也是他们此生唯一的一次会面。此后,岁月依旧无情地流淌,1984年4月,贺子珍在上海病逝。 第四,中年丧子 毛岸英于1950年10月19日参战,身份是彭德怀身边的“刘秘书”。1950年11月25日,美军的3架轰炸机如恶魔般飞临中国人民志愿军指挥部所在地的上空。刹那间,敌机投下数颗炸弹,巨大的爆炸声震耳欲聋,硝烟弥漫。幸运的是,他们暂时躲过了一劫,敌机随后飞走了。然而,谁也未曾料到,那刚刚离去的几架敌机竟又折返回来,再次投下了罪恶的炸弹。毛岸英和另一名参谋人员不幸壮烈牺牲。 据《我的伯父毛岸英》一书记载,当那令人悲痛欲绝的消息传到毛泽东耳中时,他手中正拿着的香烟瞬间滑落,掉落在地。过了一会儿,毛泽东缓缓地开始吸烟,仅仅吸了两口烟之后,便将大半支仍在燃着的香烟缓缓熄灭在烟灰缸内,随后,用那略带沙哑且充满悲痛的声音叹息:“唉,谁叫他是我毛泽东的儿子啊!” 后来,周恩来询问毛主席,是不是应该把毛岸英的遗体运回国安葬在杨开慧身边,毛主席说,青山处处埋忠骨,就在朝鲜吧,就这样,他把爱子永远留在了朝鲜,和那么多烈士葬在了一起。 第五,国家未能统一 毛主席临终前对华国锋说过自己的盖棺定论,说一生干了两件大事,一是和蒋介石斗了这么多年,把他赶到一个海岛上去了,另一个是把日本人请回老家了。 然而,毛主席的心中仍有深深的忧虑,他向华国锋提及还有一件极为重要且棘手的事情。毛主席凝重地表示,这件事若处理不当,恐怕会引发极为严重的动荡,为了给华国锋在后续工作中增添信心与力量,毛主席亲手书写了一个纸条,“你办事,我放心。” 这一年,毛主席已至83岁的高龄,身体被多种疾病无情地侵蚀,健康状况每况愈下。而他心中始终牵挂着国家的统一大业,这无疑是他的一个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