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建黄河大学!中部第一大省,急了

西部有城事 2024-07-20 05:07:44

文丨西部君

“山河大学”没等来,黄河大学倒是先来了。

日前,关于黄河大学(筹)项目一期工程在郑州开工建设的消息备受关注。网上甚至出现了开工现场的照片。

对此,河南省教育厅方面回应称,目前处于规划阶段,“等所有的基础设施都建设好,教师、仪器、设备等等所有条件都具备才能成立。”

这一回应,基本上坐实了河南方面目前正在启动黄河大学建设一事。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建设黄河大学,之前山东方面,也明确表示了有想法。

河南目前这一步,算是率先出手了。

这背后,作为典型高教资源洼地的河南,加速补短板,特别是建设更多“好大学”的急切呼之欲出。

在这场关于黄河大学的争夺战中,河南真的赢定了吗?

01

准确说,建设黄河大学之于河南,实际是“复建”。

相对于被网友凭空创造的“山河大学”,黄河大学其实早就有之,甚至可以说,曾经是河南高教的辉煌标志。

公开信息显示,黄河大学是中国第一所中外联办综合性高等学府,于1985年5月在郑州成立。

其起点之高从学校负责人的身份就可见一斑——学校首任校长由两院院士、两弹功勋科学家秦元勋担任。

并且,作为一所中外联办的高等学府,黄河大学曾还涌现出了一系列的创新性举措——实行校长负责制、学分制、全英语教学、招生直接研究生起步等。

即便以今天的视角看,这些做法也是有着相当的开放性、创造性。

可以假设,如果黄河大学能够得以延续,在河南发展壮大,其之于河南、郑州的意义,很可能就相当于今日中科大之于安徽、合肥。

不过,历史没有假设。仅仅在成立6年后,因为种种原因,黄河大学就整体并入郑州大学。

综合各种因素看,河南将重建黄河大学作为高等教育补课的重要一步,的确是非常合适的。毕竟,这既有过往的“由头”,又能显示出一种重返“辉煌”的决心。

当然,正如相关方面的回应所示,黄河大学的批复、建设进度,未来又到底能够发展到哪一步,是否真的能成为河南新的标志性学府,就目前而言,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这不仅与郑州、河南层面的重视和努力相关,也更取决于它到底能够获得多少的国家资源的支持。

毕竟,顶级大学的“孵化”,绝不仅仅是地方努力就够了。

02

之所以要重建过去代表着河南高等教育“高光时刻”的黄河大学,对应的其实还有一个非常现实的背景,那就是河南缺的不是大学,而是“好大学”。

就大学数量而言,目前河南本专科高校已达到174所,一举超过江苏,排名全国第一。

并且,在过去十年,河南一口气新增了45所高校,增量也居全国第一。就在前不久,河南又获批两所本科高校——河南体育学院、漯河食品过程职业大学。

但是,河南高校量多而质不高的状况,并未等到根本性扭转。

至今,河南也仅有2所双一流高校。其中,211高校仅一所,985高校更是空白。这种状况,结合巨大的人口规模看,即便放在“山河四省”中,也处于最“弱势”的境地。

有几个指标很能说明问题:

2020年,河南每千万人口拥有高校13所,比全国平均水平少6所;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1.8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5个百分点;

全省冠名大学的普通高校占7.8%,低于全国16.3%的平均水平;

“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只有4个一流学科,不足全国一流学科总数的1%;

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不足,研究生招生计划仅占全国的2.54%,其中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仅占全国的0.95%。

不夸张地说,“山河四省”中,补高教短板最迫切的,还是河南。

03

当然,河南在此时推进高教补短板,还有两个重要的客观原因不容忽视。

其一,在过去十来年,各地都掀起了一阵“抢高校”的风潮。其中得以成行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大规模的高校异地办学。

这其中,深圳、苏州、青岛、重庆等城市,都可以说是大赢家。河南其实也不例外。

比如,近年来哈工大、上海交大、北理工、武大等一批一流高校都宣布在河南设立郑州研究院。

但是,这条外部“引智”路径,如今空间已经越来越小。这几年,全国已有多个高校的跨省异地办学项目被按下了暂停键。

所以,对河南这样的高教洼地来说,不能再过多地把希望寄托在引入大学上,更加坚定地走自建大学之路,或别无选择。

下决心重新复建黄河大学,就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其二,河南的急迫,还源自一个更大的现实,那就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被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不尽快弥补这方面的短板,各方面的发展都可能越发被动。

最近的一个标志性动作就是,全国多省都成立了科技委。而河南在上个月召开的第四次科技委会议中也明确强调了要补上高教短板:

要聚焦重点突破,有效整合资源,集中优势力量,高标准推进河南电子科技大学、郑州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筹建工作,加强基础性战略性学科培育力度,加大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育力度,加快建设高水平新型研究型工科大学。

不出意外,黄河大学的定位,应该就是“高水平新型研究型工科大学”。这可以参照西湖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近年来的成功经验。

04

“复建”黄河大学,对河南来说,更像是一种“抢建”。

因为早在2021年6月,济南相关部门在回复网友的建议时,就明确提到“将探索筹建黄河大学”。

在河南方面看来,黄河大学之前就诞生在河南,山东探索筹建黄河大学,似乎有点“横刀夺爱”了。

但其实,山东也不是没有自己的理由。

作为黄河入海口所在省份,山东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国家战略的重要承载区域,济南也明确要打造黄河流域中心城市。

在这个大背景下,建一所黄河大学,对山东和济南来说,其实也称得上是顺理成章的事。

当然,就目前而言,河南在建设黄河大学上,算是抢先迈出了步伐,基本上可以说是“胜券在握”了。

抛开河南与黄河大学在过往的渊源不谈,在政策上,河南也是有优势的。

如去年,针对被热议的“山河四省”话题,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就明确回应:

将不断优化高等教育资源的布局结构,支持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人口大省扩大高等教育资源规模,优化类型结构和区域结构。

这其中,河南显然是最有希望获此政策倾斜的。

不过,山东高教资源的补强,也很拼。如前不久,就新获批一所省部共建大学——康复大学。

另外,相对于河南,山东“建大学”还有两个优势:一个是,经济基础。这一点很好理解。

另一个是,城市发展水平。因为相对于河南主要靠郑州发力,山东拥有“双子星”——济南、青岛。

所以,山东也完全不必为“黄河大学”的落空而失落。

在很大程度上说,新一轮大学“争夺战”才刚刚开始。并且,除了地方努力,不排除政策层面,也将会有更多的引导。

谁能够抓住“风口”,一切皆有可能。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