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苏雪林,结婚36年,拒绝与丈夫同房。任凭丈夫百般宠爱,她也不过夫妻生活,丈夫离世后,她坚持守寡38年,一生未育。直到102岁时却后悔莫及。 无性的婚姻,不仅对男人,对女人来说,同样也是一种伤害。苏雪林明明嫁给了丈夫,她为何还是要做出这种选择呢? 其实,苏雪林和丈夫在14随时就订婚了,只是,她推拒了3次结婚,直到28岁她才同意和丈夫完婚。 苏雪林的丈夫叫张宝龄,他是一个五金商人的儿子,他们家很有钱,苏雪林家算是书香门第,两家的结合也算是强强联合。 对于这桩婚事,苏雪林有自己的考虑。 14岁的长辈定下的婚约,这是她没有办法抗拒的。 可是17岁,她争取到出去念书的机会,所以对于这桩婚事,她不想要了,她以读书为借口不想结婚。如果男方家不愿意等,这桩婚事自动解除。 可是,事情没有苏雪林想的那么容易,因为两家的父母都不没有想过解除婚姻。 就在苏雪林22岁时,她的初级课程也算是完成了,她也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师。工作稳定了,她的婚事再一次被祖母提上议程。祖母认为她已经超过当时女孩子出嫁的年龄,所以准备结婚的事情了。 苏雪林更加不愿意了,17岁的她是叛逆不想要家族包办的婚姻,22岁她更加成熟了,她有自己的想法,她不可能嫁给一个“素未蒙面”的人,没有感情的两个人根本就无法生活,所以,她不愿意委屈自己。 在大家族里,她看到了祖母和母亲的为了家庭的隐忍,她们都是遵从家族的意愿嫁人的,她们婚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也没有得到幸福,她不愿意成为她们那样的女子,她渴求一次“选择幸福”的机会。 苏雪林同家族谈判,她希望继续出去上学,她想要去念大学,祖母自然更加不同意,因为她们这样的传统女性,还是坚持固有思想——女子无才便是德,虽然这是曲解的想法,可祖母就还是坚持让她结婚,不能去上学了。 苏雪林为此大病一场,她的病来的很是时候,祖母也生怕她会出事,所以同意她暂时不结婚,让她可以去念大学。 苏雪林挣扎出来了,她自然不可能再回到家族为她编织的“囚笼”里去。为了追求更高的学问,彻底的逃离家族,1821年,24岁的苏雪林考上了法国国里昂国立艺术学院,她要去法国留学了。 为了阻止妈妈劝她,她直到出发前一天,才告诉母亲,因为他们家本来也不缺钱,所以,她去法国留学完全负担得起。 苏雪林出国留学了,可是,她的婚约依旧没有废除,她让未婚夫已经等了10年。家里给她下了命令,让她一定要同未婚夫接触接触,因为对方也出国留学了。 如果她的择偶对象,一定是与她匹敌的人,那么未婚夫张宝龄是有这个资格的,而且直接不接触就拒绝,实在说不过去。 苏雪林妥协了,她开始同未婚夫张宝龄联系,他在美国麻省理工学习理工课程。 24岁苏雪林和未婚夫接触后,她更加坚定了想要“退婚”的决心,她认为自己的想法一点都没有错。 张宝龄很有学问不假,人品也不差,但他唯一不好的就是,他永远都和苏雪林“不在一个频道上”。 苏雪林是一个文艺女青年,她喜欢浪漫,可是张宝龄就是一个“理工男”,他的世界里不需要花里胡哨、不切实际的东西,他不懂苏雪林喜欢的东西,他觉得很无聊,甚至觉得那些太过肤浅。 但是,苏雪林一点都不知道,张宝龄虽然觉得她的喜好不好,可他认死理,她虽然不是他理想中的妻子,但她就是他的未婚妻,是他想要相处一辈子的人。 这样的两个人硬要凑到一起,那就是“话不投机半句多”,苏雪林不喜欢张宝龄,刚好在她的学校里有一个学艺术的男生疯狂的追求她,苏雪林心动了,她写信给父亲,请问能否“退婚”?没退婚之前,苏雪林不能去谈恋爱,这是她对未婚夫的尊重。 父亲很生气的拒绝了她,还告诉她“退婚”是不可能的事情。苏雪林知道家里的态度,她也放弃退婚了,对于男同学的求爱,她也放弃了。 28岁时,苏雪林的父亲过世了,母亲也生病了,家里希望她能有归宿可以嫁给张宝龄,苏雪林妥协了,她认命的出嫁了。 最初结婚时,苏雪林就同张宝龄约定:结婚可以,同房不行! 张宝龄尊重苏雪林,他答应了,若是不爱的话,佳人在怀根本就不可能不动心吧! 后来,苏雪林接受了张宝龄,婚后第一段,他们两个人也有过一段甜蜜的时光,可是苏雪林还是发现张宝龄就是“直男”,还是顽固不化的那种,她放弃了“改造”他,他们两个人先是分床睡,后来,就是分房睡,最后直接就分居了。 好不容易,他们两个人都到武汉大学教书,可是苏雪林对张宝龄还是冷淡的态度,两个人还是分房睡,所以关系降低到零点,基本上没有修复的可能了。 但是,他们两个人又不离婚,结婚36年在一起的时间不超过4年。 1961年,张宝龄去世,苏雪林听人说了才知道。侄儿媳妇说起张宝龄死前都在念着她,她终于知道丈夫一直爱着她。64岁的她感触很深。 102岁的苏雪林回了一趟安徽老家。 来到老屋的一间厢房时,她老泪纵横,又哭又笑,说:“这儿是我的洞房,是我的家,我不走了!再也不走了!”
才女苏雪林,结婚36年,拒绝与丈夫同房。任凭丈夫百般宠爱,她也不过夫妻生活,丈夫
酒馆的说书人
2024-12-15 11:02:41
0
阅读: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