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0年,朱元璋要杀功臣李善长。李善长扑通一下跪倒在地:“我都77岁了,还能干

凌统看趣 2024-12-15 01:48:04

1390年,朱元璋要杀功臣李善长。李善长扑通一下跪倒在地:“我都77岁了,还能干什么?”朱元璋眼皮都没抬,冷声道:“司马懿七十多岁尚且叛主,你难道不也是吗?” 信息来源:明史 李善长,明朝的开国元勋之一,是朱元璋的重要支持者。李善长曾帮助朱元璋打下江山,深得其信任。但在那动荡的岁月里,李善长的心态逐渐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他作为开国功臣,地位尊崇,又是皇亲国戚,私底下与许多权臣、豪族交往甚密,时常拉帮结派。 然而,李善长的这种做法最终成为了他的致命弱点。随着朱元璋对朝廷的控制越来越强,李善长的行为逐渐被视为离心离德的表现。 特别是在胡惟庸日渐雄心勃勃、欲图争权夺利之时,李善长并未立即站稳立场,而是选择了不清不楚地支持胡惟庸,甚至在胡惟庸的谋反计划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有一次,胡惟庸在谋划对抗朱元璋的计划时,曾找到李善长寻求意见。 李善长那时年事已高,已经77岁,他心知自己一生功名已成,晚年并不愿再卷入更深的权谋斗争。 胡惟庸求教时,李善长只淡然回答道:“吾老矣,吾死,汝等自为之。”他以“老矣”作为推辞,实际上已经决定了对未来的沉默。 然而,朱元璋并不如此看待李善长的态度。他认为李善长作为曾经的开国功臣和至亲,必须承担起更大的责任,不该在关键时刻袖手旁观。 李善长的“中立”立场却在朱元璋眼中变得充满威胁——朱元璋意识到,李善长若在这一关头拉拢胡惟庸,那么他将可能直接破坏自己即将实施的统治策略。 1390年,朱元璋终于发现胡惟庸图谋叛乱的证据。胡惟庸在其设立的密谋中涉及许多重要人物,而李善长的身影恰恰出现在了其中。 在一系列调查中,朱元璋渐渐得知,李善长不仅未及时上报胡惟庸的叛乱计划,甚至曾在暗中为胡惟庸藏匿证据,协助其躲避朝廷的追查。 这一行为无异于与叛乱者为伍,直指李善长的叛国之心。 在一次严厉的朝堂审问中,朱元璋冷冷地审视着李善长,语气冷峻:“老臣李善长,曾为我打下大明江山,今天却背叛国家,纵容叛乱者。李善长,你觉得自己年老了,可以逃脱责任吗?” 李善长跪倒在地,年老的双膝发出不堪重负的响声,眼中满是无奈与惶恐。他声音沙哑,颤颤巍巍地说道:“我都77岁了,还能做什么?我的生命即将终结,何必再争这份荣辱?” 朱元璋的眼睛微微眯起,冷冷道:“司马懿七十多岁尚且叛主,你难道不也是吗?”他的话语充满了威严和决绝。 司马懿的事例被拿出来对比,既是对李善长的警告,也是对自己立场坚定的宣示。 李善长的老态和哀求并未能打动朱元璋,反而让他的决心更加坚定。 朱元璋深知,宽恕李善长不仅可能影响自己的统治稳定,更可能成为其他官员效仿的先例。在朝堂上的信任一旦动摇,便是国家的危机。 “李善长叛国之罪,必须严惩!”朱元璋下令道。 李善长被迅速囚禁,所有参与此事的亲信和家族成员亦被一一逮捕。朱元璋的权力虽已稳固,但他绝不容忍任何威胁到自己统治的存在。 为了给自己树立绝对的威信,他毫不手软,最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将李善长全家70余人一并处死。 一夜之间,李善长的家族从权势的巅峰跌入了深渊。李善长的妻子、儿子、亲戚、门下学子和随侍者,几乎没有人幸免。 那些曾与李善长共事的官员,也因为被怀疑与他有过交情,而纷纷落马。血腥的清洗不仅震动了朝廷,也让所有的权臣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

0 阅读: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