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当局决定派韩国瑜代表出席特朗普就职典礼,多少让人觉得有些摸不着头脑。不是派惯常的“驻美代表”,也不是绿营内部人士,而是选择了一个国民党人,一个立法院院长,一个近期与大陆互动有所关联的政治人物。台湾当局究竟有什么“小心思”哪? 赖清德与韩国瑜的公开互动的场面,出现在台湾民主基金会的颁奖典礼上,两人并肩而坐,亲密交头接耳。 毕竟,一个是蓝营的重量级人物,另一个则是绿营的“一把手”,而国民党与民进党向来不对付,一般情况都是针锋相对的!而这次却坐到了一起,是与大局观来看坐到了一起,还是有人“精心策划”?
更让人觉得意味深长的是,赖清德在公开场合祝福韩国瑜“一路顺风”,直接坐实了派他出席的消息。岛内媒体人黄扬明还特别提到,这种安排看似惯例,但实则很不寻常!
从惯例来看,台湾确实有派代表参加美国总统就职典礼的传统。像蔡英文时期,2020年拜登的就职典礼,台湾派出了“驻美代表”萧美琴。 不过,那次的安排直到最后一刻才敲定,而且官方在此前对外的口径一直相当谨慎,低调地表示可能性不高。
而与那次不同的是,这次派韩国瑜这种身份敏感的人选,明显更容易引发外界关注。有人解读,这或许是赖清德故意而为,意在借此制造两岸话题,挑动蓝营内部和外界对韩国瑜出席的解读热潮;也可能真是想刷一波存在感,因为台岛一向喜欢挑动舆论!
而且,韩国瑜的出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蓝营近期对大陆的态度显得尤为“亲善”。就拿上个月王金平访问大陆这件事来说,当时王金平明确表态“两岸人民是血脉相连、文化同根”,这番表态被普遍认为有助于缓和两岸关系。
而蓝营的媒体也毫不避讳地在近期开门见山地表示“两岸一家是历史的必然”,这种情绪上的升温无疑让韩国瑜的访美安排有了更多政治味道。 这怎么有点感觉是台当局是想故意降温呢,民进党最近有点在风口浪尖,就让蓝营来打“和平牌”,以防解放军动“真刀真枪”吗? 但是,这次出席安排也不是全数支持,韩国瑜的角色本身就在国民党内引发不少争议。作为立法院院长的他,近来一直试图保持某种“中立”姿态。这种姿态在绿营眼中被认为是软弱,在蓝营内部则让部分鹰派感到不满。 像陈玉珍等人就曾公开批评韩国瑜“胳膊肘往外拐”,缺乏为国民党谋利的态度。傅崐萁更是对他在一些政治斗争中的“不作为”感到怨气。这种内部的纷争,也会产生影响使得韩国瑜即使受邀访美,也难免要面对蓝营内的质疑声音。
而赖清德在选择韩国瑜的背后,似乎也确实有对大陆态度的考量。大家都知道,大陆对国民党的观感要比民进党更好一些。像前几天马英九还带领马龙等,大陆代表团的成员和岛内民众友好交流,还有马派的人帮大陆学生讲话。 所以,选择这样一个在蓝营中影响力颇高的人物,既能借机制造“和解”信号,又可能通过分化蓝营来强化绿营的政治筹码。这种策略虽然“一时高明”,但在两岸关系中却长久不了,因为台湾是中国的,“台独”必然是“死路”一条。 而在国际方面,台湾与美国的关系始终是相互利用的,赖清德此前试图借“过境”美国本土制造所谓的“官方互动”,却遭遇了重重限制。 最终,他只能在夏威夷和关岛停留两天,与佩洛西通了个电话,但这通电话却成了问题。佩洛西是特朗普的政敌,与她的互动被视为踩到了特朗普的红线。
这让人不得不联想到,等明年特朗普执政期间,如果赖清德不交所谓的“保护费”,那么特朗普是否还会出手相助呢?恐怕答案显而易见,“君子不以利动,凡事皆有代价。” 此外,美台之间近期的军事互动愈发紧密,从海巡合作备忘录到美国特战队协助台方训练海上攻坚技能,美方的介入让局势更加复杂 而大陆方面也以更高规格的军事部署进行反制,包括即将可能展开的“联合利剑-2024C”实战演练,这一系列动作都表明台海局势的敏感性正在不断升级。用古话来说的话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整体来说,这次派韩国瑜出席特朗普就职典礼,表面上看是惯例操作,但背后的政治博弈却相当激烈。但不管里面有什么打算,这种安排能否达到预期效果,也只有等到明年的1月20日之后才见分晓了。
参加特朗普的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