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浒之战明军为何惨败努尔哈赤?   关于明朝的灭亡,史学家有过这曾经提出过这样

傲云历史谈 2024-12-11 23:53:50

萨尔浒之战明军为何惨败努尔哈赤?   关于明朝的灭亡,史学家有过这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著名的说法:“明亡于崇祯,实亡于万历,始亡于嘉靖”。   而“实亡于万历”的根本原因,也就是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9年的萨尔浒之战。   努尔哈赤以6万兵力,大胜明朝号称47万,实际10万的大军。成为了历史上一场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此战过后,明朝再也无力主动出兵,只能被动防守后金,维持战略守势。   萨尔浒之战,明军为何会惨败努尔哈赤呢?   明朝惨败的原因,是多方面多维度的。但主要原因,还是将领指挥失误与战略失误:   1、战略失误   萨尔浒之战明朝的作战计划是由兵部尚书杨镐制定的。他计划兵分四路,从不同方向进攻后金,以实现对后金的包围和歼灭。   明朝军队的兵力分散,每路军队的兵力都不足以对抗后金的主力。其次,明朝军队的行动速度太慢,没有及时到达萨尔浒,给了后金军队充足的准备时间。   但兵分四路的战略,使得明军总体兵力优于后金的情况下,反而每路军队的兵力都不足以对抗后金的主力。给了努尔哈赤在总体兵力劣势的情况下,以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机会。   可以说,一开始战略上,明军就出现了巨大失误。   2、指挥失误   明军的西路杜松军,突出冒进,孤军深入,被全军击溃,杜松阵亡。   北路马林军也冒进进攻,被大部歼灭,仅有马林与数人逃走。   而东部的刘綎所率的军队,因为山路行动困难,未能按期进入计划范围,不知西、北路已经失利,仍按原定计划向北开进。   被努尔哈赤采取诱其速进,设伏聚歼的打法,将东部刘綎军歼灭,刘綎身亡。   南部军则更是在收到其他三路军被歼灭的情报后,惊恐溃逃,自相践踏,未战死伤千余人。   公元1619年三月初一至三月初五,短短5天时间,明军死亡四万五千余人,死亡将领三百余人。   前线军事巨大失利的背后,是明朝内政崩坏的倒影。   在杨镐决定主动辽东,进攻后金时,明朝北方军队缺兵缺饷,还得增响200万两白银,从南方抽调兵力北上。而且因为粮饷未到,路上兵士逃亡,将帅因为粮饷、兵力等等互相掣肘内斗。   而且士兵们从南方调往北方,一是长途奔波导致士气不佳,而是南方士兵,短时间无法适应北方的天气,再一步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不仅是基层的士兵出现了问题,军队中负责决策的大脑,军队的高级军官、统帅们,也有些严重的问题:   军队老化、没有新鲜血液:杨镐、杜松、马林、刘綎之中年纪最小的,也高达60岁,年纪最大的甚至74岁军队将领。   装备上,明军相较于后金,也缺乏骑兵,缺乏机动性,明朝使用的火枪等,在北方寒冷天气的战场上也发挥不佳。   所以表面看起来大明十万军队讨伐后金六万军队,但实际上无论是从军队兵士的素质、士气,还是装备的优劣,对战场环境的熟悉,亦或是将领的指挥水平等等。   明朝军队都是弱于后金。   那么萨尔浒之战惨败给努尔哈赤,从此明朝失去辽东战场的主动权,从进攻转入战略防守,不断被蚕食。 又因为战争造成的巨大财政压力,使得明朝内忧外患等等。   让史学家发出“明实亡于万历”的感慨,就能很好让人理解了。

0 阅读:229
评论列表
  • 2024-12-12 00:35

    外行人指挥的结果!

  • 2024-12-16 00:51

    全是你瞎编,仅战死就近5万,损失近5万驼、马、及车,火器几万,才有十万人。明军主力可不是骑兵。你认为人和牲口都杀光了?

  • 2024-12-14 21:27

    万历狗皇帝,自私自利把整个民族拖进万劫不复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