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沉默的杀手”的静脉血栓如何防治?专家:规范抗凝以防被“栓”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2024-12-11 21:08:09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这个隐匿在人体血管内的“不定时炸弹”,以其发病的隐蔽性、以及令人胆寒的死亡率,成为威胁健康的“沉寂杀手”。

那么,如何有效防治静脉血栓?哪类人群容易被“栓”住呢?中国吉林网记者对话了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刘卓,他从多角度进行了全面解答。

刘卓教授表示:“除老年人外,外科术后、重大创伤、常年卧床、肿瘤患者等也不幸处于高发风险之中,而静脉血栓更是恶性肿瘤患者的第二大死因,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刘卓教授首先对静脉血栓栓塞症进行了科普。

他说:“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本质上就是静脉回流的‘交通堵塞’。血液在静脉血管里偏离了正常的顺畅轨道,不正常地凝结起来,导致静脉管腔部分或者完全被堵住。它主要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症两大疾病。”

深静脉血栓宛如一个隐藏极深的“潜伏者”,最爱在下肢“安营扎寨”。发病初期,患者会明显感到肢体像是被沉重的铅块灌注,肿胀、发硬且疼痛难耐,活动后这种痛苦更是雪上加霜。仔细触摸,还能发现肢体有压痛,皮肤也会变得青紫,温度降低,严重时甚至会恶化为静脉性坏疽。到了后期,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便会缠上患者,腿部持续被隐痛和肿胀折磨,浅静脉曲张如同扭曲的蚯蚓在腿上蜿蜒爬行。

而肺血栓栓塞症则是极度凶险的“夺命急症”。通常是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这些“流窜的栓子”随着血流疯狂冲向肺部,瞬间引发一系列恐怖症状。患者会突然感觉胸痛如刀刺,仿佛胸口被巨石死死压住,呼吸困难,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与死神拔河,同时伴有咳嗽、大汗淋漓,甚至咯血等症状。若抢救不及时,休克、晕厥等致命危机便会汹涌而至,严重者可能在极短时间内就被死神带走。

哪类人群为高危人群?刘卓教授给出了范围!

他表示:“静脉血栓栓塞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内皮损伤、血液流动缓慢为三大主要因素。长时间卧床不起,尤其是达到3天及以上的患者,身体长时间纹丝不动,血液流动慢得像蜗牛爬行,血栓自然容易形成;年龄超过70岁的老年人,身体每况愈下,血管弹性也大不如前;脱水时,血液黏稠得像胶水,流动阻力大增;肥胖者体内脂肪堆积如山,严重干扰血液循环;妊娠及分娩女性,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如同一场‘风暴’,搅乱了血液的正常状态。”。

“从疾病方面来看,恶性肿瘤患者,释放促凝物质,让血液处于高凝的‘危险地带’;危重疾病患者,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凝血系统被轻易激活;急性感染损伤血管内皮;脑卒中患者血管病变后卧床;肾病综合征导致蛋白质大量流失;外伤和手术的患者,同时存在血管内皮损伤、血液高凝状态及卧床引起的血流缓慢,更是成为血栓形成的重灾区”他说。高龄老人、恶性肿瘤患者、肿瘤化疗或放疗者、孕产妇、外科术后患者、创伤患者、长期卧床者等,都必须时刻警惕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悄然“偷袭”。

VTE预防提醒前置避免意外发生。

刘卓教授介绍,目前,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VTE的防控工作被视作重中之重,精心构建了一套全面且严谨的防控体系。医院针对住院病人,在入院的关键24小时内,就会运用专业量表对其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进行精准评估。

刘卓教授形象地比喻,这就如同在患者入院之初,为病人绘制一幅详尽的血栓风险“地图”,让我们清楚地知道哪里可能存在危险。”

而对于手术(含介入手术)患者,术后6小时内的再次评估、转科患者转入6小时内的评估以及患者出院前的评估,更是层层设防,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出现血栓风险的角落。

“这一系列评估绝不是敷衍了事,而是强制性的工作流程,没有完成评估,医嘱都无法下达。”刘卓教授强调。通过这种全方位、多时段的筛查模式,形成一张密不透风的“防护网”,能够及时且精准地揪出高危人群,并依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个性化、针对性的处理方案。

正因如此,医院内致死性肺栓塞的发生得到了极为有效的遏制。科学高效的标准筛查模式,在更大范围内为患者铸就了抵御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坚固防线,大大降低了这一疾病的发病风险,为广大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那么,日常如何预防静脉血栓症?刘卓教授也给出建议!

“患者若病情允许,一定要尽早踏上康复的征程。早期哪怕只是简单的翻身、抬腿动作,都能成为血液流动的‘助推器’。若身体条件许可,更要尽快下床活动,让全身血液循环焕发出勃勃生机。同时,抬高患肢就像是为血液回流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主动或被动地活动肢体,能有效促进肌肉对静脉的挤压,推动血液回流。”他说。

在饮食方面,保持低盐低脂易消化的饮食习惯,并且要多饮水,每日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这样可以稀释血液,降低黏稠度,保持排便通畅,避免因便秘导致腹压升高而影响静脉回流。特别要注意的是,应尽量避免下肢输液,若确实需要下肢输液,务必避免在同一部位、同一静脉反复穿刺,减少对血管壁的损伤。

与此同时,大力推荐使用医用弹力袜,它可是预防静脉血栓的得力“助手”。穿上它,能够巧妙地束缚深静脉扩张,就像给血管穿上了一件“塑形衣”。能加快静脉血流速度,促进血液顺畅回流,并且增强静脉瓣膜功能,减少血液瘀滞。

“药物预防必须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但在用药过程中,绝不能麻痹大意,必须严密随访凝血项,如同密切监视血管内的‘凝血卫士’。要时刻留意有无出血倾向,像皮下是否出现淤青、牙龈是否出血、大便颜色是否变黑等,甚至要警惕脑出血这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告知医生,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他说。

刘卓教授特别强调,静脉血栓栓塞症绝非老年人的“专利”,它可以在任何年龄段的人群中“肆虐横行”。有数据表明,每静坐一小时,患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就会悄然增加10%,当静坐时间达到90多分钟时,膝关节血液循环会大幅降低50%。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全球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严峻趋势。

“因此,我强烈呼吁大家,一定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动起来’是预防血栓的关键。哪怕是日常工作中,每隔一段时间,就起身活动一下,伸展腿部做翘脚尖动作,或者进行简单的原地踏步、踮脚尖等运动,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动作,却能让腿部肌肉积极工作,刺激血液循环,使血流保持‘活力满满’。长时间处于制动状态,比如乘坐飞机进行长途旅行时,也不要一直久坐不动,可以在座位上适当活动脚踝、小腿等部位,条件允许的话,起身在过道走动走动。在办公桌前久坐时,不妨设置一个定时提醒,每隔一段时间就站起来,接杯水、去趟洗手间,顺便活动一下身体。”他建议,不要忘记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避免血液变得黏稠。对于长时间卧床或久坐者、孕妇、术后下肢制动者等高危人群,建议穿上抗血栓袜,为预防静脉血栓再加一道“安全锁”。

采访最后,刘卓表示,希望每一位市民都能够关注静脉血栓栓塞症,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不要让这个“沉寂的杀手”有机可乘,在日常生活中用心守护好自己的血管健康,尽情拥抱充满活力的生活。

中国吉林网吉刻APP

记者越明文/图

0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