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美国将淘汰机器高价卖给我们,让中国亏损好几亿,中石化的几位资深技术人

重瓦下庆 2024-12-11 14:17:01

2001年,美国将淘汰机器高价卖给我们,让中国亏损好几亿,中石化的几位资深技术人员正感到绝望之际,没想到,一个人的出现扭转了局面。

闵恩泽教授,1924年生于江苏镇江,早年赴美留学,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毅然回国的学者之一,他怀抱科技报国的信念,将毕生精力投入到石油化工领域,逐渐成长为“中国催化剂之父”。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催化剂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闵恩泽并未止步,早早将研究目光投向绿色化学,开创了我国环保化工技术的先河。

退休后的闵恩泽教授,本应在晚年享受难得的清闲,可一则消息让他无法袖手旁观。

当时,中国在己内酰胺生产上长期受制于人,自给率不足15%,严重依赖进口。

己内酰胺不仅是工业的重要原料,还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尼龙的生产几乎全依赖于它。

就在我国急于突破技术封锁时,美国将一批生产己内酰胺的设备高价出售给中国。

本以为有了这些设备我国的压力就会得到环节,但没想到,这些设备不仅技术陈旧,甚至即将被淘汰!

更令人生气的是,美国在中国生产己内酰胺产品后,迅速推出了使用新设备生产的廉价己内酰胺产品,直接将价格压得极低,这一操作导致中国生产的己内酰胺滞销,堆积如山,企业巨额亏损。

得知这一消息后,闵恩泽教授十分愤怒,他明白,这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技术封锁和国家尊严的问题。

闵恩泽决定带领团队攻克己内酰胺的生产技术,打破外国的垄断,为此闵恩泽集合了国内顶尖的化工专家,与何鸣元院士、舒兴田院士等人组成联合团队。

他们启动了国家科技部的专项科研项目,瞄准己内酰胺的绿色生产技术,实验室里,闵恩泽几乎将全部时间投入研究,他常说:“科学研究,最难的不是技术,而是坚持。”

在闵恩泽的带领下,团队经过无数次失败,终于找到了一条新反应途径,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催化材料和新型反应工程。

几年后,这项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中国成功开发出了己内酰胺绿色生产成套技术,打破了长达70年的国际垄断。

闵恩泽教授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技术封锁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迎难而上的决心。正是因为有像他这样的科学家,中国才能在困境中突破,在逆境中崛起。

对此,您怎么看?

(信息来源:闵恩泽院士:一生最大的幸福是为国家的建设作贡献—神州学人 2024年7月3日)

0 阅读:686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