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两次就医的经历,发现一些行业中不为人知的东西,跟大家分享一下。 两个星期

毫米吖 2024-12-11 09:34:20

最近有两次就医的经历,发现一些行业中不为人知的东西,跟大家分享一下。 两个星期前,妻子不小心被玻璃瓶割伤了手指,深可见骨,血流不止,我急忙送她去医院。外科急诊室接诊的是一位约三十多岁的男医生,二话不说,直接带去处置室进行伤口止血和缝合,直到手术完成,才要我去挂号、交费。 期间,因为麻药起效慢,在处理伤口的时候妻子大声喊痛并颇有怨言,医生只是好言安慰、轻声解释,丝毫没有生气。整个手术耗时十多分钟,缝合了10针,收取手术费330元,其它费用200多元。虽然偏贵了些,考虑到医生精湛的技术及良好的职业素养,我依然认为这是一次不错的就医体验。 不久又发现儿子的后颈脖的皮肤上有一些淡白的圆斑,妻担心并不是所谓的“汗斑”,或许是白癜风的初期症状呢?要我带儿子去看医生。 我有个表弟是皮肤科专家,在邻省开了家皮肤专科医院。我拍了图片发给他看,他马上回复:“这是花斑菌,一种真菌,要使用某药和某药,每天早晚涂抹两次,连续用药一个月左右,就能见效。”可是妻不放心,仍然要我带儿子去县医院看看。 县医院皮肤科坐诊的是一位五十岁左右的男医生。我把表弟的诊断和建议给医生看,医生并不搭理,径直开了一张化验单,让我去楼下交费,然后去化验和检查。 查完把结果给医生,问他到底是不是花斑菌感染。他显出不高兴的神情,含糊不清地回答了一句,意思就是花斑菌。接着开了一支很普通的软膏,只需几元钱,但需另加10元处方费。我没有去药房拿药,而是按表弟的建议去药店买了药。 回到家后把检查结果发给表弟看,表弟说:“花斑菌特征非常清晰,肉眼即可诊断,根本不需要做任何检查。” 这次的就医体验就非常糟糕:医生态度不好;一眼就可判断的症状,为了多收费,仍要我去做复杂的检查。虽然花的钱不多,心里却不太舒服。 结论是什么呢?结论是:年纪较大的医生,普遍不如年轻的医生医德好。当然,不能仅凭两次就医经历就草率地作出判断。这些年来,我还有更多的与医生打交道的经历,可以充分佐证。只不过,这两次的就医经历引发了我的思考,才最终有了定论。 究其原因,并不仅仅是利益的驱动。公立医院再不能以药养医,又不是全额预算的事业单位,要正常运营下去且长期发展,必须要有创收的渠道。这一点我能理解。 但是,即便是为了创收,也要坚守道德底线,只能让病人做必要的检查,不能做昧良心的事;要有服务意识,不能装大爷,把病人当孙子。 年纪较大的医生为什么医德更差些呢?一则,他们是在那个互相倾压的时代成长起来的,根子比较烂,二则,这些年来,他们拿过药代很多黑心钱,心已经麻木了。这两方面,年轻医生比他们好得多。 总的来说,我对我们的医疗行业还是有信心的。那些不好的东西,终将被时代抛弃,被时间的长河洗刷干净。新生代必将以崭新的面貌,为我们创造更加健康美好的生活。

0 阅读:54
毫米吖

毫米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