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张树义连杀7个日军,此刻的他,已经精疲力尽,谁知这时,一名身材高大的

爱吃凉历史 2024-12-10 20:05:41

1939年,张树义连杀7个日军,此刻的他,已经精疲力尽,谁知这时,一名身材高大的日军发现了他,还挥舞着刺刀朝他杀了过来! 张树义,1906年出生于山西省灵寿县山门口村梁前沟一个普通农户家庭。年少时,他在贫困的山村里度过了大部分的童年与少年时光。20世纪30年代末,战火纷飞,家乡的安宁被战局所打破。 1937年10月,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张树义毅然决定加入八路军,投身抗战洪流。在他的心中,保卫家园、抵抗侵略是刻不容缓的责任。在房子山阻击战中,他凭借自己熟练的战术配合与非凡的胆略,成功地击退了敌军的进攻。 战斗中,他不顾个人安危,勇敢地冲入敌阵,刺杀敌军9名士兵,并连续投掷了30多枚手榴弹,造成大量敌人伤亡。在短短数小时的交火中,张树义缴获了两支敌人的步枪,他的英勇表现使得晋察冀军区二分区授予他“战斗英雄”的称号。 1940年,龙泉关战斗中,张树义担任机枪连连长,带领全连坚守在前线,抵挡敌军的疯狂进攻。为了防止敌人突破防线,张树义指挥部队在艰难的条件下顽强战斗,足足三天三夜未曾休息。 然而,激烈的战斗让他付出了巨大的身体代价:他在一次爆炸中身负重伤,双腿严重受创,不得不接受截肢手术。即便如此,他依旧展现出非凡的毅力,坚强地坚持了下来。 伤愈后的张树义并未因失去双腿而放弃自己的使命。1941年4月,他复员返回家乡,带着伤残的身体和坚韧的决心继续为抗战贡献力量。尽管行动不便,他依然积极参与到生产支前的工作中。他将破旧的鞋底绑在膝盖上,凭借顽强的毅力开始在荒山野岭中开荒种地。 为了能自给自足并支援抗战,张树义用膝盖爬行着丈量土地,艰苦地耕作,每日都像是在与命运作斗争。那一年,他在艰难的环境下,成功打下了两石粮食,完成了自己为家乡做出的贡献。 到了1942年底,日军在华北地区展开了大规模“扫荡”,牛王山、兔耳山、东山嘴等地相继建起了炮楼,企图通过这些据点掌控周围的村落和交通要道。 张树义所在的村庄并没有逃脱敌人的围剿,但他凭借着敏锐的观察力和灵活的游击战术,一直为八路军提供着有价值的情报。 张树义经常在附近的文山上潜伏,观察敌军的动向,尤其是敌军的集结和补给情况,为游击队的行动提供关键支持。通过多次细致的侦查,他总结出了敌人行进规律,并据此制定了有效的袭击计划。 有一次,张树义和游击队成员联合布置了地雷伏击。在敌人准备下山集结时,他们在平台上埋下了12颗地雷。几天后,日军如约而至,结果在爆炸声中,3名日军士兵、2名伪军和一匹洋马惨遭爆炸致死。这一战术不仅令敌军震惊,也使得当地的游击队士气大增。 除了参与游击战,张树义还在战时担任了重要的生产领导工作。1943年春,村民们面临严重的耕种困境,土地贫瘠、旱情严重。张树义被选为拨工队长,带领村民进行农业改造。当时,村里仅有4头耕畜,农业生产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张树义毫不退缩,带领大家日以继夜地耕种,6天内便点播了240多亩土地,为村庄的粮食供应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他还组织群众修建水渠,动员人力挖通了一条长达9里的水渠,将2000亩旱地变成了水浇地。 这些努力不仅得到了当地百姓的尊敬,还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到了认可。1946年,在冀晋边区召开的生产会议上,张树义被评选为“劳动英雄”,并获得了“荣军旗帜”称号。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张树义继续为国家的建设贡献力量。1950年,他代表基层劳动模范参加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并受邀作为主席团成员登上天安门,参加国庆观礼。 在这次会议上,张树义两次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毛主席对他为国家发展和人民利益所作的努力表示了高度赞扬。 然而,张树义的健康也在日益恶化,长期的艰苦工作和身体的过度劳累使他在1983年因病去世,享年77岁。 参考资料:孟敏. 《荣军旗帜张树义》 1959

0 阅读: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