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在某拍卖平台上看到一辆车一元起拍,就心血来潮试了一下,结果第二天收到短信,竞

智慧大学堂 2024-12-10 10:21:48

女子在某拍卖平台上看到一辆车一元起拍,就心血来潮试了一下,结果第二天收到短信,竞拍成功了,再一看竞拍价格:30万!女子:后面几次钱都不是我出的!商家:怎么证明? 对于商家的敷衍,杨女士拿出了“铁证”、竞拍记录和监控视频。   竞拍记录上清晰的显示,自己从1元到5万元竞拍期间,每次都是以增加300元的价格竞拍,但截至成交前的几次竞拍,加价额度直接到了7万、15万、22万,最终以30万成交。   而车载监控和家中监控的画面均显示,在后续竞拍时间,杨女士已经开车在路上了,没有加价的时间。   但对于杨女士的自证清白,商家是不屑一顾的,坚称是杨女士自己竞拍的,杨女士至此悔不当初,贪小便宜吃了大亏。   7月7日,许昌禹州的杨女士在拍卖软件上发现了一辆二手蔚来ES6的拍卖价只需一元起,杨女士心动了,她想成为这个幸运儿。   在缴纳了9000元的保证金后,杨女士参与了竞拍,一元的价格、全国各地网友都有参与,价格也很快被拔高到了5万元,而此间杨女士每次的加价额度只有300元。   5万元,买这辆二手车根本不划算,杨女士关闭了软件,便开车出门了,事后杨女士也将此事淡忘了。   但次日,杨女士被一条短信给“惊喜”着了,上面赫然显示:蔚来ES6已被杨女士成功拍下,以及一条详情链接。   杨女士点进去一看,确实是自己拍下了,但价格是30万元,而页面的信息提示,服务费和尾款请尽快支付,不然视为毁约,扣除保证金。   杨女士怎么也弄不明白,她怀疑是平台内部的人“暗箱操作”,便对商家提出了质疑,即便是在杨女士提交“实证”后,商家仍然表示就是杨女士自己拍下的,平台是不会窃取用户信息并恶意竞争的。   杨女士联系记者后,由记者和商家沟通,但商家的态度依然敷衍,且拒不承认暗箱操作,双方陷入了胶着,而杨女士9000元的保证金也被划走了。   至此,杨女士决定要拿起法律的武器,从而维护合法权益。   根据我国《合同法》之相关规定,杨女士已经竞拍成功,就必然要自己买单,不然就构成毁约,商家有权划走保证金。   但问题是,成交前的几次竞价是否为本人操作依然存疑,以及最后竞拍成功的电子签名,只要杨女士能够证明二者存在不实行为,所担负的法律责任也会被极大程度减轻。   所以,该案件的核心点便在于“事实认定”,只要能够在互联网后台中,找到平台违规操作的记录,事情也就水落石出了。   而对于法律意识不强的普通人来说,商家定然会先一步“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但在法律面前,此等恶性行为一旦被查出,商家将会承担更重的法律责任。   杨女士的竞拍风波虽未真相大白,但最终结局已无悬念了,拭目以待。

0 阅读:37
智慧大学堂

智慧大学堂

个性签名是自我表达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