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是天子亲策于廷,故又称“廷试”。 清初,会试定在二月,三月初发榜,四月初殿试。雍正五年(1727年)、乾隆二年(1737年)会试临时改在三月,则四月发榜,五月初殿试。雍正初年,还在十月举行过殿试。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明确规定四月二十一日殿试,二十五日传胪,逐成定制。这个殿试及传胪日期,后来只在咸丰和同治朝偶尔有过更动。 殿试的地点,最初在天安门外,顺治十五年(1658年)后改在太和殿前丹墀(台阶)上举行,是日如遇雨雪或大风,移试案于东西两庑。雍正元年,曾在太和殿内进行过殿试。后来或在丹墀,或在殿内,交替采用。乾隆五十四年始试于保和殿内,遂为成例。
“殿试”是天子亲策于廷,故又称“廷试”。清初,会试定在二月,三月初发榜,四月初
近代形而上学
2024-12-09 04:59:30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