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充经费,这些院校成果转化破百亿!

轶睿看教育 2025-01-19 01:05:57

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是展现高校社会贡献及科研成效的重要体现,也是“双一流”建设成效的核心评价指标。

国家规定,自2017年起,我国高校和科研院均需报送上一年度科技成果转化报告,详述许可、转让、作价投资以及推进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绩效和奖励等情况,并由国家科技评估中心机构编撰出版。

2024年9月,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主任聂飙发布了《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3(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和《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4(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

整体数据显示:

#2022年,全国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总合同金额1776.6亿元,总合同项数约为56.3万项,平均单个合同金额约为31.6万元。

#2023年,全国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总合同金额2054.4亿元,同比增长13.7%;总合同项数约为64万项,平均单个合同金额约为32.1万元。

具体到高校领域,哪些学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卓有成效呢?

浙大、上交、清华,全国前三!

《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3(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显示,2022年度,全国共计1524所高等院校纳入统计。其中,中央部属高校107所、地方高校1417所。数据显示,全国高校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和技术开发、咨询、服务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总合同金额为1175.7亿元。

同时,《年度报告2023》公布了2022年度科技成果转化金额前50名高校(未公布具体金额)。浙江大学位列全国第一,之后是上海交通大学和清华大学。

上榜的50强高校中,“双一流”院校有45所,占比90%,这显示出“双一流”院校强大的科研实力,且能将科研成果较好地转化为生产力,有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青岛科技大学、齐鲁工业大学、江苏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5所地方本科院校跻身科技城转化50强,表现优异。

排在34位的齐鲁工业大学透露,从2020至2022年度,学校科技成果转让、许可、作价投资项目和技术开发、咨询、服务项目合同总金额分别为6.248亿元、7.554亿元、8.0亿元,三年连续闯过6亿、7亿、8亿“大关”,在2021年至2023年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中均排在前50。

学校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将社会服务作为高校价值体现的导向,近年来年均技术合同达1000项以上,专利转化200项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校“校(院)成果转化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项目”获评2023年度山东省教育综合改革和制度创新十大典型案例,《校(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校(院)全链条成果转化范式分别被省财政厅、省科技厅作为典型经验在全省范围推广。

5年统计,两校合同超百亿!

鉴于《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3(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未披露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合同的详细金额,我们统计了2018年至2022连续5年科技部发布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所篇)中“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前50强高校”的数据。

结果显示,有33所高校连续5年上榜。其中,清华大学以167.17亿元的5年合同总金额位居首位。其次是浙江大学,合同总金额为125.99亿元。这两所高校也是合同总金额突破万亿的唯二两所院校。

作为我国工科领域执牛耳者,清华大学高度重视科研成果转化。

早在2014年6月,清华大学技术转移研究院正式成立,旨在推动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建立多要素深度融合、充分面向市场的科技成果加速转化机制,有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成功率,统筹建立学校技术转移体系。

技术转移研究院由清华大学知识产权管理与成果转化领导小组直接管理,下辖重大项目部、技术转移部、知识产权部、合规风控部、综合事务部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各部门分工明确,协调合作,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高效率的全流程服务工作。

同时,学校规定800万元以下的转化项目直接报批领导小组即可,无需经过学校党委审批,有效缩短了流程周期,提升工作效率。

在收益分配上也优先科研团队,学校占15%,院系占15%,团队占70%,并在具体操作上给予院系更多自主权,注重各参与方能均衡获益。

值得一提的是,倾向于科研直接参与人员(团队)利益为主是各地、各高校改革的重点。例如,2025年1月初,云南省教育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措施》中提到,支持高校与在滇企业开展关键技术协同攻关和研究成果就地转化;高校取得的横向项目,经技术合同认定登记为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合同产生的净收入,项目承担单位按照不低于70%的比例给予科研人员(团队)奖励。

消除产学研之间的隔阂,确保科技成果惠及民众,增强国家科技实力,不仅是国家大力推行的战略举措,也是“双一流”建设的关键职责所在。

我们期望高校能够孕育出更为丰硕的科研成果,并进一步推动这些成果的有效转化,肩负起国家寄予的建设科技强国的重任。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