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田中角荣在访华之前,特地向尼克松询问中国之行需要注意什么,尼克松答道:“千万不要和周恩来在晚上谈判!”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对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说出了这句意味深长的话。 在美国政坛,尼克松一直被认为是一位极其谨慎且富有谋略的政治家。他在与周恩来的多次接触中,亲身体会到了这位东方外交家的非凡智慧和超群能力。 在尼克松的回忆录中,他用了大量笔墨描述周恩来的博学多才。周恩来能够就世界各地的历史、文化、艺术侃侃而谈,在谈判桌上更是展现出渊博的知识储备。 谈判时的周恩来总是平和而坚定,善于运用逻辑和事实说服对方。他在谈判桌上展现出的不是强硬的态度,而是以理服人的高超艺术。 "破冰之旅"期间,尼克松亲身经历了多次与周恩来的谈判。每一次谈判,周恩来都会准备充分的资料和论据,将谈判节奏牢牢把控在自己手中。 白天的周恩来给人温和亲切的感觉,但到了夜晚的谈判桌上,他的思维却愈发敏锐。长时间的夜间谈判中,周恩来往往能抓住对方疲惫时的关键时刻,提出精准的观点。 正是这种谈判风格,让尼克松在之后提醒田中角荣避免夜间谈判。在尼克松看来,周恩来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更是一位令人敬畏的谈判大师。 尼克松曾在公开场合多次称赞周恩来是他见过的最优秀的外交家之一。这样的评价,在冷战时期的美国总统口中显得尤为珍贵。 "和蔼可亲"是尼克松对周恩来的另一个重要评价。然而这种和蔼可亲的外表下,是周恩来对国家利益的坚定维护和高超的外交智慧。 在美国政府的解密档案中,有大量关于周恩来谈判风格的记载。这些记载中,"深夜谈判大师"成为了美方对周恩来的特殊称呼。 1972年的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美国在越南战争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每年需要投入巨额军费,国内经济压力巨大。 此时的美国政府开始寻求改变对华政策的突破口。尼克松政府意识到,继续对中国采取封锁和对抗政策既不现实,也无法摆脱越战困境。 美国的这一政策调整,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外交压力。作为美国在亚洲最重要的盟友,日本在对华政策上一直追随美国的步伐。 1971年,美国国务卿基辑辛格秘密访华的消息传出后,日本政府感到震惊。这意味着美国对华政策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日本必须重新考虑自己的对华政策。 中日两国的关系由来已久,但近代以来的历史充满了创伤。1894年爆发的甲午战争,是中日关系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战后的《马关条约》,更是加重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南京大屠杀、细菌战、强征劳工等暴行,至今仍是中日关系中最为敏感的话题。 战后的日本在美国扶持下迅速恢复和发展。但在对华态度上,日本政府始终采取追随美国的立场。 1952年,日本与台湾当局签订《日台和约》,这进一步恶化了中日关系。中国政府多次表示,在日本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情况下,两国无法实现关系正常化。 1960年代末期,日本经济已经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大国。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寻求更独立的外交政策。 中日两国的民间交往从未中断。贸易、文化等领域的非官方交流一直在持续。 1970年代初期,日本国内要求改善对华关系的声音越来越强。经济界尤其强烈呼吁开拓中国市场,推动两国关系正常化。 田中角荣上台后,改善对华关系成为其重要的政治议程。他清楚地认识到,没有中日关系的突破,日本就无法摆脱在外交上完全依附美国的局面。 中国方面也释放了积极信号。周恩来总理多次在不同场合表示,只要日本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放弃与台湾的官方关系,中日关系就有可能实现正常化。 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率团访华,开启了中日邦交正常化谈判的序幕。这是自甲午战争以来,中日两国首次开展正式的建交谈判。 周恩来总理在谈判中展现出极其细致的外交风格。从会见的时间安排到会谈的每一个细节,都体现出中方的严谨态度。 在首次会谈中,"添麻烦"一词的使用引发了一场外交风波。这个看似普通的用词,实际上涉及到对历史问题的态度和国家尊严。 周恩来立即指出这一用词的不当之处,要求日方正视历史。这种对细节的重视,展现了中国外交工作者维护国家尊严的决心。 中日建交谈判的核心议题包括台湾问题、战争赔偿问题等多个敏感话题。每一个议题都关系到两国关系的根本,需要谨慎处理。 在台湾问题上,中方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要求日本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一立场得到了日方的最终确认。 关于战争赔偿问题,中国政府宣布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 9月29日,中日两国正式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了邦交正常化。这份声明成为指导两国关系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中日邦交正常化后,两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迅速展开。这种合作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中国智慧外交家周总理![点赞][点赞][点赞]
外交之神周总理
混账玩意儿,这叫添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