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梨江水
《水葬》是近来让我看得最心痛难过的一部小说了。它是中国短篇小说家蹇先艾先生的成名作,虽篇幅短小,可读来却字字透着寒意和悲凉。小说主要讲述了民国时期贵州的一个青年,因为偷东西被村人强迫处以极刑-水葬的故事。
水葬,顾名思义就是将死者遗体投于江河湖海的葬法,它盛行于西方和中国的西藏。因为水是生命之源,它象征着美好和不朽,所以他们认为水葬是对死者的尊重。
可在中国的贵州,水葬则意味着是一种耻辱的惩罚,本篇小说中的青年骆毛的故事就是最残酷的见证。它是将一个鲜活的,不能有任何反抗的,犯了罪却不足以致死的人,捆绑起来投到河里,将他活活淹死。在这场村人当笑话看,而让读者看了却倍感惊心动魄的惩罚中,无时无刻不透着人性中的冷漠、绝望和怜悯。
一、关于冷漠、麻木“尔妈,老子算是背了时!偷人没有偷到,偏偏被你们扭住啦!真把老子气死!……”
这是小说的开头,也是骆毛悲哀命运的开始。瘦筋筋的骆毛,因不守本分做了贼,正被几个浓眉粗眼的壮汉强行把持,押往河边处以极刑-水葬。他不服气因为偷东西就被这样惩罚,他用嘶哑粗糙的嗓音呼喊着。
可他再怎么嘶喊,再怎么不服气,对解救他生命都起不到任何作用。因为在那个被人们称之为“文明的桐村”里,对这种小偷处以“水葬”的死刑,在村中差不多是“古已有之”了的。
而且,犯罪的人向来就用不着村长等什么官职去裁判定罪,私下村民们都可以处置。
在这里我能很明显的感觉到骆毛心里的无奈,同时我也在内心希望骆毛张张嘴向村民求情,乞求村民能给他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可是骆毛没有,而让人更心凉的是,村民中居然也没有一个站出来这样做。
不但没有这样做,在骆毛说出一句话,或做出一个动作时,不仅得不到村人的怜悯和同情,反而还招致村人更肆无忌惮的嘲笑。
“呀!你们快看快看,那强盗又开口了!”
而在那个所谓的文明村子里,几个壮汉的言行还不足以让骆毛如此愤怒,让骆毛愤怒的其实是村里人的冷漠和麻木。
在去送骆毛水葬的路上,骆毛两手背剪着,脚下蹬着一双涂满淤泥的烂草鞋。旁边的几个大汉面部飞舞着得意之色,他们寸步不离地将骆毛把持住,匆匆的沿着松林走。仿佛稍不留神,就要被他逃去了似的。
而送行的队伍并不如此简单,前后左右还络绎跟着一大群形形色色的男男女女。有拖着鞋子踢踢踏踏跟着队伍跑的小孩子们,他们双手滑稽的比划着笑得合不拢嘴。媳妇搀着婆婆,奶奶牵着小孙女,姑娘背着奶娃,她们或抿嘴直笑,或皱眉哀怜,又或是冷着脸,口也不开,顶多龇一龇牙。
这些也不尽都是村中的闲人,也并不是为了来哀怜骆毛的命运,他们共同的目的都是为看热闹而来而已。
他们脸上个个都洋溢着笑,好像他们在做着一件正义无比的光荣事。而这种以“正义之名”去无情迫害一条鲜活生命的事,对村人来说早已经是稀松平常,可对看到的读者却是无法言说的残忍和冷酷。
梁实秋曾说:不能保持冷静的“群众心理”是可怕的,组织的力量如果滥用也是很可怕的。
的确如此。在《水葬》里,可以说害死骆毛的不是偷盗行窃,不是该死的水葬习俗,而是村民们那早已被传统习俗麻痹的神经和冷漠的内心。因为冷漠和麻木才会衍生出这么毫无人性的乡间习俗,才会让一个本可以改过自新的人走上人生的绝路。
二、关于绝望、无奈“嘿!瞧你们祖宗的热闹!老子把你们的婆娘偷走了吗?叫老子吃水?你们也有吃火的一天!烧死你们这一群狗杂种!”
骆毛看着村民们不但稀稀疏疏地跟着他,还对他各种指指点点,时不时还发出刺耳的嬉笑声。
听到这些,骆毛内心很不舒服,可是他除了说脏话来发泄不满,来反抗不公,却对村民视不公为公正的麻木行为感到绝望和无奈
然而,面对死亡,骆毛还不至于那么害怕,他甚至高呼“尔妈,老子今年三十一!再过几十年,又不是一条好汉吗”的豪言壮语。
可在村人提到他高龄老母时,骆毛忽然难过起来“我死后,我的妈怎么办呢?……我的妈啊,你在哪儿?你可晓得你的儿子死在眼前了吗?你如果在家紧等我不回来,你不知道焦心成哪个样子!唉!唉!……
一个钢铁般的糙汉再怎么刚强坚毅,当面对最亲最近的人时也会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这话是没错的,此时的骆毛含着一脸苦笑缓缓得走,一想到母亲,他心里就暗暗悲酸,而那颗热狂不怕死的心登时就冷了一半。
因为精神上的毁伤,骆毛口都不愿意再开。比起死亡,骆毛更害怕的是他死后母亲没人养活。骆毛的内心充满了犹豫和踌躇,他恨他一失足丢了自己丢了母亲,他突然对死亡充满了畏惧。
可吃人的乡俗是残酷的,他不会因为骆毛有个高龄慈母没人养活就放过他,几个壮汉在众人的注视下,捉住骆毛的两臂,绝绝的把他投到水里,骆毛狠心把眼一闭,眼前漂浮的是老母亲的慈祥音容。
到这,骆毛的悲哀命运就此画上了句号,可水葬就这样结束了吗?并没有。作者蹇先艾先生除了想表达村人的冷漠和麻木,骆毛的绝望和无奈之外,他更想让读者看到的是村人到底冷酷无情到什么程度?而这个度就毫无隐藏地显现在那个盼望儿回家的老母亲身上。
三、关于怜悯、哀叹世间最悲痛的事是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了。
而在小说里,骆毛的老母亲连儿子最后一面都没见到,怕是永远也见不到,她甚至不知道她儿子骆毛究竟为什么出去那么久还不回来。
她稳定的倚傍着门柱,连动也不动一下,嘴唇却不住的轻颤。最后她将拐杖靠在一边,索性在门限上坐下来了。深深的蹙着额发愁道:“毛儿为甚么出去一天一夜还不回来?”说着又抬起头来望了一望。
看到此处,作为一个有良知有人情味的读者来说,我内心是触动的,坦白说,在远离父母自力更生之后,最受不了的就是害怕父母为我担心,害怕看到他们为我操劳忧愁的模样。而这样的畏惧恐怕每一个有血有肉有人性的子女都会如此。可在那个不近不远的时代里,在那个麻痹冷漠的社会里,却没有一个人。
最终,残酷的水葬不但剥夺了人性当中最难能可贵的良善和一个鲜活的生命,它更剥夺了一个母亲想与儿子相依为命的心,甚至是更多。
而这才是《水葬》最想让人看到的。诚如鲁迅评价的:“但如《水葬》,却对我们展示了‘老远的贵州’的乡间习俗的冷酷,和出于这冷酷中的母性之爱的伟大,——贵州很远,但大家的情境是一样的。”
的确如是。一边是残忍的屠杀者,一边是焦灼的等待者,寥寥数笔,不但将一个等待着自己孩子归来的老母亲的孤楚描写的淋漓尽致,更将人性中的丑恶袒露无疑。自己的孩子死了,而她还在巴望着孩子回家。这是多么动人心魄的对照?而留给人们的更是抹不掉擦不去的伤痕回忆和无限的怜悯和哀叹!
结语:曾经,我们在鲁迅的文章里见识过很多被时代摧残的不幸者,他们是祥林嫂、孔乙己和阿q。可不幸者还远不止此,他们还有《水葬》里的骆毛,还有更多藏在悲剧时代后面的可怜人。
而导致这些不幸者命运悲剧的不仅仅是那个叫人发恨咬牙的时代,更是无数生活在那个时代麻木不仁和愚昧无知的人们。他们一方面与受害者有着类似的命运,因被时代欺凌和毒害感到绝望无奈,另一方面还在不知不觉间饶有兴致的,去从精神和肉体上去摧残,与他们有着类似命运的底层弱民,去眼睁睁看着他们被无辜残害。
这些看客可怜吗?确实,但同时他们又不值得可怜,因为每一个不幸者的身上都有被他们摧残的烙印,结局有多悲惨,烙印就有多深。
(欢迎关注,文章是作者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媒体平台转载,违者必究。)